中國車主紛紛在國慶黃金周期間駕車上路,樂享初秋的涼爽天氣和7天長假免收高速通行費的待遇。隨著汽車保有量與日俱增,交通擁堵變得越來越常見。但今年出現一種不同類型的擁堵現象:排隊為電動汽車充電。

一名接受采訪的女車主表示,在中國南方某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電動汽車充電站旁,她排隊等了4個小時。她甚至因擔心被插隊而不敢上廁所,到頭來這趟旅程耗時相當于平時的兩倍。不少電動車主也在社交媒體上抱怨類似經歷。
中國對電動汽車的推廣非常成功,以至于基礎設施無法跟上。僅在今年10月1日一天,各地高速公路充電站的充電量就高達約143萬千瓦時,驟增至非節假日的4倍。中國已擁有全球最龐大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公共充電樁超過100萬個,僅今年9月,充電樁數量就同比增長72%。問題在于,電動汽車銷量增長速度更快,截至上月,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接近700萬輛。
此外,充電樁并非總是位于最需要它們的地方,其中僅有0.5%位于高速公路上,相比之下,加油站的該比例約為3%。對一個真正開始熱衷公路旅行的國家來說,這是個問題。你或許能在西藏的某個偏遠角落找到充電樁,但你或許不得不在上海排隊充電,盡管新能源汽車已占到當地汽車數量的約30%。
北京正在利用稅收減免和補貼等措施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到2025年使全國至少60%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配備(快速)充電樁。各地政府也被要求制定具體行動計劃,擴大當地充電網絡。但在這之前,電動車駕駛者都必須明智規劃其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