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為2021年交上一份強勁成績單,1月27日凌晨發布財報顯示,特斯拉第四季度實現營收177.2億美元,同比增長65%;凈利潤23.21億美元,同比暴增760%;營業利潤率為14.7%,汽車毛利率為30.6%,營收利潤數據均高于此前市場預期。
全年來看,特斯拉實現營收538.23億美元,凈利潤55.19億美元,年內共花費了65億美元用于建設新工廠和其他資本支出,年末自由現金流50億美元。
交付量方面,特斯拉完成了50%以上的增長目標。第四季度總共交付30.86萬臺車,同比增長71%;2021年全年交付93.62萬臺車,同比增長87%,交付車型中絕大部分是Model 3和Model Y。
特斯拉CEO馬斯克預計,2022年交付量將輕松增長至50%,僅弗里蒙特和上海兩個已建成工廠即可實現。目前,弗里蒙特工廠具備60萬輛產能,其中包括50萬輛的Model 3和Model Y;上海工廠具有45萬輛以上的Model 3和Model Y產能,繼續扮演特斯拉主要出口中心的角色。據中汽協數據,特斯拉上海工廠2021年出口超過16萬輛,在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中占比一半。
柏林和得州工廠的投產時間則一再延宕。得州工廠已在2021年底開始Model Y的試生產,待產品認證后即可開始交付,柏林工廠已啟動車輛生產設備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正在尋找新的工廠位置,馬斯克表示新廠址有望在今年底宣布。此前國內曾有關于特斯拉第二工廠的諸多猜測,近期特斯拉進軍印度的消息也愈加頻繁,多個邦已拋出橄欖枝。
為了保證產能爬坡,特斯拉今年沒有推出新車型的計劃,但準備在明年推出電動皮卡Cybertruck、電動卡車Semi和超級跑車Roadster,這三款車都曾被延遲量產時間。此前特斯拉曾表示將研發2.5萬美元價位的電動車,但馬斯克表示目前尚未開始相關工作,“我們的任務太多了”。
在2021年全球供應鏈、運輸等因素影響下,特斯拉滿負荷產能受到限制。特斯拉判斷,接下來電動車市場競爭力取決于整個供應鏈和產能爬升的能力,供應鏈的制約可能持續到2022年。
自產電池也正在推進,特斯拉表示正在奧斯汀工廠生產配備4680電池的Model Y。4680電池在2020年發布,是一款直徑46毫米,高80毫米的大圓柱電池,采用三元鋰技術路線,其電池材料和結構工藝有別于目前主流的方形電池。
軟件服務被看作特斯拉重要的長期盈利來源。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FSD自動駕駛系統經過數次迭代,目前美國已經有近6萬輛測試版的FSD車輛,馬斯克稱今年將實現全自動駕駛,促使運輸成本下降4-5倍。
特斯拉曾在去年發布由自研芯片D1組建的頂級超級計算機DOJO,服務于自動駕駛數據訓練。馬斯克表示,Dojo預計將會在今年夏天開始派上用場,“如果Dojo具有競爭力,我們可能會向其他公司提供這種服務。”
財報發布后,特斯拉在美股盤后跌0.79%,報每股930美元,總市值941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