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車企紛紛“站隊”換電,誰能突出重圍?

發布日期:2020-09-17  來源:第一電動

核心提示:車企紛紛“站隊”換電,誰能突出重圍?
每到一個時間節點,汽車企業似乎就要經歷一次生死攸關的“舉手”與“站隊”。
 
幾年前,當智能化與電動化浪潮襲來,“加速轉型”是所有傳統車企必須要做出的表態,無論是否真的有那么急迫,但是好像誰不“all in”,誰就沒有未來;
 
緊接著,“長續航”和“快充技術”日漸成為市場主流,于是,越來越多的車型續航輕松突破600km,“30分鐘快充80%”更是成為了新產品的標配。不管真實的需求有多大,哪一家企業沒有這些指標“標榜”,就等于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而如今,“換電”顯然成為了下一個這樣的存在。
 
當行業的質疑聲仍舊絡繹不絕時,有20家企業卻已經率先簽署了《構建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模式生態圈聯合聲明》,包括一汽、東風、北汽新能源、蔚來、吉利、合眾等眾多新老勢力,全部出現在了首批企業名單之中。
 
毋庸置疑,在各個政府部門的引導下,“愿意合作”是車企必須做出的表態。即使困難重重,但是先占據一席之地,總是沒有錯的。
 
“隊”的確沒站錯,但這一舉手,卻也在無形之中“打臉”了此前的產品趨勢——當換電比加油還要方便時,快充技術和長續航的存在則變得毫無意義。
 
那么,這一次在國家的牽頭下,十年后再次“翻紅”的換電模式,是否真的能夠從根本解決電動汽車的痛點?如果可以,又將在什么時候真正實現落地呢?
 
共享換電平臺首次落地
 
從市場上來看,目前真正實現物理車電分離,且形成一定規模的只有北汽新能源和蔚來。前者是用于車型統一的出租市場,而后者則是憑借著價格較高和車型較少的優勢,讓用戶為其承擔成本。雖然方向不同,但總體來看,二者都存在著相當大的限制條件。
 
而其他企業,無論是整車廠,還是其他供應鏈企業,雖然聲勢浩大,但目前卻鮮少有什么實質性的舉動。或許,也是還沒徹底想清楚,到底怎樣才能“少賠點錢”。
 
一位行業內人士告訴第一電動網,“大多數企業應該只是因為現在政府號召了,就響應一下去建一建,把資金大規模投入這里去纏斗,但這不是商業思維。”
 
其實,有關換電模式的“商業思維”,大多數人都明白,無非就是擴大單站的換電規模。試想,倘若方圓百里的電動汽車都能夠到同一個站點進行換電,那么盈利一定只是時間問題。但現實中,想要統一不同廠家車型的電池規模,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以目前的電動汽車市場保有量來看,各個廠家單打獨斗,無法兼容共享,將永遠是擋在換電模式“盈利”面前的一道鴻溝。
 
但近日,長安新能源換電聯盟的成立卻似乎打破了這一“各自圈地”的規則。9月10日,長安新能源換電站首站在重慶奧體中心落成,并且進入示范運營階段。而在宣傳資料中,清楚的寫著這樣一條內容:長安新能源換電兼容7大主機廠車型,包括北汽、廣汽、上汽、一汽紅旗/奔騰、東風啟辰、長安、江淮,是一種具有發展前景的共享路線。
 
難道,在長安新能源的帶領下,廣汽、上汽、一汽全部愿意將電池規格“合并統一”,就連自己也在大力建設換電站的北汽新能源,同樣愿意放棄先發優勢,和這些廠家實現共享?
 
同時,長安新能源介紹,其換電服務共有兩種方式,其一是車電一體,由客戶、換電企業各自購買電池進行換電交易;而另一種則為車電分離方式,即用戶僅需購買車殼,電池由資方購買。那么在這第二種方案中,面對不同廠家的電池,這個“資方”將由誰來承擔呢?
 
于是,我們也向長安新能源拋出了這些疑問。很快,對方便進行了回復。
 
首先,所謂的兼容“七大主機廠”,仍舊是“電站共享,電池專用的模式”,也就是說,想要實現共享,長安換電站就必須要儲備其他品牌車型電池。
 
其次,在電池資產歸誰所有方面,長安新能源方面表示,電池銀行可能由主機廠、電池廠、換電運營企業、電力、梯次利用企業及基金等組建而成,即資本+產業鏈企業。換句話說,長安目前已經將這一框架和設想搭建完成,如果誰愿意加入,后期隨時可以參與。而從目前換電聯盟的合作伙伴上來看,愿意擁有電池資產的或許更多為電池產業鏈上的企業。
 
除此之外,長安方面也告訴我們,長安換電站將不僅局限在重慶,“在重慶運營構建換電體系、生態,同步推進其他具有換電需要的市場。”同時,雖然目前換電站主要面向的是出租車、網約車、城際用車和物流車等B端市場,但隨著后期不斷地發展,個人用戶也將是重要的運營場景。
 
最后,長安新能源方面表示,“目前長安的策略是基于高頻出行市場快速構建換電網絡,探索創新模式,同步在全新電動平臺研究未來換電模式。”而其認為,未來理想的換電模式是“不同車型可以共用同一型號電池,同一車型可以使用不同規格電池(2-3種續航里程)”。
 
難題仍未解決
 
長安率先邁出了“理想模式”的第一步,但最大的難題仍舊沒能解決。
 
而且,通過進一步了解不難發現,即使是已經在換電方面摸爬滾打了好幾年的車企,目前對于其內部的所有產品,也無法實現電池的統一。
 
比如北汽。一位行業內人士告訴第一電動網,雖然北汽目前在大力建設換電站,但應該也不會將所有車型的電池規模統一。“畢竟不同的車對底盤的要求也不一樣,很難都統一。”
 
的確,對于北汽這樣產品多,且布局廣泛的企業而言,想要實現所有車型的電池規模統一,同樣十分不現實。預售價28萬元的ARCFOX α-T和指導價只有7萬元的EC3,要怎么配備同樣規模、同樣尺寸的電池包呢?所以,即使大面積鋪設換電站,北汽最終應該還是會將目光聚焦到出租類車型的統一。
 
目前能夠對私用戶提供換電服務的只有蔚來,而按照這樣的邏輯,該人士認為,也只有蔚來這樣的新創企業,才能實現全車型的統一。
 
“蔚來的產品本身比較少,而且定位全部都是高端車,所以即使將服務費算到用戶身上,用戶能夠也愿意承擔。”
 
但即便拋開電池規模的這一問題,只從商業模式上來看,換電模式本身就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買賣。
 
“這個東西(換電),關鍵沒門檻,即使好,北汽做起來了,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沖進來做。”該人士認為,“(換電項目)屬于前期投資非常費錢,干起來非常累,即使后期做好了也沒有壁壘,很難關起門來賺大錢的業務。”
 
如此看來,在“換電”方面,起步晚,車輛少的造車新勢力,反而有著絕對的后發優勢,但對他們來說,如果不像蔚來那樣,擁有銷量穩定且售價高的產品,并且非常高的用戶忠誠度,那么很有可能也無法支撐換電這項業務。
 
至于傳統車企,想要在“換電”上跑馬圈地,堅定持續地發力B端市場,或許是其唯一的途徑。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