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競爭如同一場馬拉松,選手名次在你追我趕的賽程中變數從生。于動力電池裝備企業而言,如何在變化中謀發展,考驗著其市場嗅覺與應對策略。
受補貼退坡、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影響,設備企業的受益邏輯也在發生改變,市場集中度提升,低利潤化趨勢凸顯,現金流風險陡增。
廣東宏工總經理羅才華認為,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邊界正在被打破,海內外車企積極下注,外資電池企業順勢加碼,多股資本勢力落地扎根。對有實力的電池裝備企業來說,最好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經歷了前一輪的市場洗牌,動力電池裝備企業能夠參與下一輪競爭的已經不足150家。頭部企業即將迎接的,是未來十年最好的市場機遇。”羅才華強調。
高工鋰電獲悉,在羅才華的帶領下,廣東宏工正在部署公司的轉型升級。對內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構建現代化企業架構;對外補齊核心領域,打造物料處理產業閉環。強化原有鋰電領域領先優勢,積極延拓新市場。
“即便是在疫情影響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歷了最為糟糕的一季度,但公司還是避免了虧損的局面。這是整個團隊齊心協力、團結應對的成果。”羅才華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機制,結合內部流程系統的管理升級,相信一系列舉措將引領宏工邁向新臺階。
近期,高工鋰電走進廣東宏工,與羅才華總經理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全方位了解廣東宏工的發展概況與戰略規劃,并圍繞鋰電設備行業的熱點話題進行探討。
3年躋身頭部陣營
廣東宏工2008年成立于東莞橋頭,專注提供物料處理自動化解決方案。2015年,瞄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紅利,公司以自動化上料系統方案為切入點,正式進軍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領域。
短短不到3年時間,廣東宏工憑借在精細化工、食品行業多年的物料處理技術及經驗積累,在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領域一路攻城略地。成功躋身鋰電材料物料整包自動化生產線的頭部陣營。
羅才華表示,宏工在鋰電材料領域合作的客戶包括優美科、BTR、杉杉能源、格林美、邦普新能源等國際及國內領先材料企業。市場份額居于TOP5,但對于廣東宏工而言,這僅僅是開始。
在正負極材料裝備領域站穩腳跟之后,為深耕新能源行業,廣東宏工又將眼光瞄向鋰電池制造前段上料系統,并將觸手延伸至勻漿領域。
2017年,公司收購東莞市安聚信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產品線與服務線的閉環設計,形成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自動配料勻漿輸送整線方案,瞄準動力電池前段上料領域迅速攻入。
高工鋰電獲悉,依托專業的方案規劃、穩定的產品性能,目前廣東宏工已經成為三星、寧德時代、盟固利、欣旺達、萬向、國聯、中航鋰電、恒大、塔菲爾等國內外一線動力電池企業的前段上料勻漿裝備供應商,公司的市場份額也在穩步攀升。
在羅才華看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毋庸置疑,但產業鏈競爭格局分化加劇也是事實。經歷了整合與洗牌之后,唯有技術過硬、質量穩定、具備體量規模、管理運行完善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
“需要警惕的是,企業想要邁上新臺階,新能源單一板塊業績份額占比太高,或對企業的現金流管控產生一定影響。公司的思路是,繼續做大做強新能源業務板塊,但未來該板塊在公司整體的業績占比中會有所降低。”羅才華透露。
嚴峻形勢下的新棋局
當前,補貼退坡疊加新冠疫情影響,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斷崖式下滑。雖然新規延長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及免征購置稅政策時間,各地也相繼推出新能源汽車優惠措施,但短期內嚴峻的行業形勢仍然不容小覷。
羅才華表示,目前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已經越來越高,勻漿裝備領域的進入門檻也會越來越高,競爭環境日益激烈的態勢下,公司將從5個方面著手,謀求打開新的發展局面:
1.打造職業經理人管理團隊。2019年以來,為了推行簡單高效、規范透明的管理理念,激活團隊狼性,公司吸納了一批來自國內頂尖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管理團隊,以服務企業經營目標為準則,帶領企業高速發展。
2.構建現代化企業架構。通過組織系統健全梳理,以信息化為支撐,構建現代化企業架構,完善企業運轉機能。未來與競爭對手的較量將轉向拼管理、拼技術、拼服務。
3.補齊核心領域,打造產業閉環。公司將圍繞物料處理系統流程,對核心裝備企業進行并購與合作,打造物料處理產品線與服務線完整的產業閉環,讓物料處理裝備投資、安裝、操作、運行、維護都更加簡單。
4.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公司將通過工程技術創新、采購成本優化、機加制造優化、品質管控優化、費用管控優化等手段,進一步降本增效,拉開與同行企業間的優勢差距。
5.拓展新行業,開發新產品。公司每年會將30%的利潤用于技術研發,夯實技術根基,激活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為了降低新能源業務板塊的業績占比,公司也將大力拓展保健食品、聚氨酯材料等潛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