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回收企業難盈利 梯次利用成僵局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亟待破題

發布日期:2018-07-12

核心提示:回收企業難盈利 梯次利用成僵局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亟待破題
       資本已經察覺到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潛藏的機遇。

“這是后動力電池市場投資的藍海。”廣州某投資機構投資經理陳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早在今年5月,陳林從廣州搭乘高鐵來到深圳,酷暑中輾轉一個多小時車程參加格林美股東大會。吸引陳林參加股東大會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電池回收。

年報顯示,格林美正積極構建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網絡,先后與60多家車企、電池廠簽訂動力電池回收處理協議。

陳林表示,此次股東大會上,格林美董事長許開華介紹了動力電池回收業務開展情況,包括產線搭建以及同比亞迪、北汽戰略合作進展。盡管這塊業務利潤貢獻上尚不明顯,獲利方面遠不及三元前驅體生產銷售和材料回收等業務,但提問交流環節主要圍繞動力電池回收相關業務展開。

一級市場對動力電池回收的關注在不斷升溫。多家機構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去年以來,投資了動力電池產業鏈的機構密切關注電池回收市場。但由于技術門檻高、確定性標的少,實際投資并不多。“但電池回收已成為動力電池領域投資人最關注的方向。”陳林表示。

由于標的稀缺,具備相當研發資質和行業背景的企業估值水漲船高。深圳一家專門從事動力電池回收企業于2015年成立,創始人為某動力電池企業原高管。其中一位高管向記者透露,2017年年底以來,公司估值已上漲約50%;另一家位于北京的企業,從事梯次利用后元素再生利用,成立不過一年半已經完成A輪融資。

資本競逐動力首先在于其中蘊藏的百億市場空間。廣發證券預計,雙積分政策激勵下,2018年-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需求分別為51.8GWh、74.0GWh和113.9GWh。如果磷酸鐵鋰電池全部用于梯次利用,三元電池全部拆解利用,使用壽命均為4年,金屬鈷回收率為95%,碳酸鋰回收率85%,2020年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可達107億元,至2024年可提升至245億元。

更重要的則是背后涉及的環境問題。“這不單是個商業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燃油汽車到新能源汽車是從黑色到綠色,做好電池回收就打通了綠色到綠色的閉環,沒做好那就是從綠色倒退到黑色。”許開華表示。

深圳乾泰能源再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忠軍表示,“一輛電動汽車搭載的電池,相當于約一萬多部手機電池。按照國內目前動力電池汽車的保有量和未來增速,僅從數量上看,動力電池回收任務之艱巨遠遠超過消費電池。”

資料顯示,盡管鋰動力電池不含鉛、鎘等重金屬,但除了鋰之外,其電解液含有鎳、鈷、錳等重金屬,電解液中的含氟有機物也有污染。回收、拆解、處理過程中可能引發重金屬污染、有機物廢氣排放等多種問題。

不管行業是否做好準備,第一批動力電池回收潮已經來臨。廣發證券認為,按照動力電池循環壽命為3-8年計算,2018年將進入動力電池大規模報廢階段。預計到2020年累計退役動力電池將達到25.7萬噸,2018年至2020年報廢量將翻倍增長。

業內普遍認為,實際退役電池量要超過這個數字。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指出,一方面受限于技術能力,早期動力電池循環壽命沒有預想的3-8年這么長;另一方面,2015年行業在高補貼刺激下高歌猛進,電池供不應求,許多資質較差的小廠商擠了進來,導致動力電池質量參差不齊,相當部分電池的循環壽命根本達不到預期,部分只能用1-2年。

“此外,部分在生產過程中報廢或屬于次品的電池沒有裝車。如果統計進來,量還要增加。”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趙小勇表示。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