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在汽車領域已經成為新的潮流,它以環保、無污染、價格便宜,深受很多消費者的喜歡。為了加速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還專門引進了美國特斯拉新能源汽車公司在中國上海建廠。

近日又一家美國電動汽車公司RIVIAN僅僅在納斯達克上市三天,市值就達到了7000億。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斯卡林格甚至還直接宣稱,在明年將進入中國。
他們為了要在中國站穩腳跟,還直接把中國的國產比亞迪汽車當成了競爭對手。那么這家公司究竟有何實力,能有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一、特斯拉在上海建廠
特斯拉是美國的一家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總部位于帕洛阿托,成立于2003年7月。之所以將這家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是為了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這家公司主要業務就是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及其他儲能設備。其生產的電動車Tesla Roadster是全球首款限量版敞篷跑車,每次充電能夠行駛320公里以上,各項性能都十分優越。
2014年特斯拉把目光放到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當時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還在起步階段,也有意引進外國品牌帶動中國的行業發展。

特斯拉選擇了在上海建廠,場地還是我國政府提供的,它和上海簽訂了“對賭”協議,保證每年向上海納稅22.3億元。特斯拉進駐中國之后,為了能在中國站穩腳跟,在全國各地都斥資建立了將近50座超級充電站和700多座充電樁,使得新能源電動汽車走入大眾的視野。

不僅如此,特斯拉還和中國聯通等運行商進行合作,推動汽車信息化、智能化。它還獲得了來自政府的“免費上牌”政策支持,使得在中國的市場逐漸擴大。截止到2021年7月,中國的特斯拉批發量達到了32968輛。
伴隨著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也開始研發屬于自己的國產新能源汽車。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鏈,有諸如比亞迪等新興的國產新能源品牌。

在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會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它不僅只需要充電,不用耗油,而且續航時間非常長,能進行長距離遠行。在新時代更加適合我們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能夠減少傳統汽車尾氣帶來的環境污染。
二、三天市值達7000億
除了美國的特斯拉之外,其他的企業發展也特別好。最近就有一家名字叫Rivian的新能源電動車公司,發展勢頭特別猛,僅僅上市三天市值就達到了7000億元。

Rivian最初是由亞馬遜、福特以及拷克斯等融資建成的,后來在2017年的時候收購了三菱汽車北美Normal工廠,對生產線進行了全面的升級改造。
2018年這家公司旗下的一款Rivian R1T汽車,一經在洛杉磯車展發布就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它是全球首款電動皮卡,五人座位,能夠在越野上行駛,汽車外形特別亮眼。

這輛汽車的綜合最大功率為588kW(800PS),這讓新車的加速表現達到超跑的水準,3秒內即可達成0-96Km/h加速,可以說性能非常強悍了。
除此之外,這家公司還有另一款汽車SUV車型R1S,是一款中大型7座電動汽車。在動力方面與R1T一樣,其做大功率為588kW(800PS)。
這兩款汽車可以說是Rivian 公司的主打王牌了,一經上市就吸引了大批消費者的追捧。

今年11月10日,Rivian 公司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規模達到了120億美元。上市僅僅三天,市值就達到了7000億元。目前Rivian 公司的市值躋身美國車企第二,僅次于特斯拉,可見其市場占據之高。
三、沖擊國產比亞迪
看到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這么好之后,其他外國企業也在蠢蠢欲動,把目光放到了中國的這個大蛋糕上,這里面就包括Rivian 公司。Rivian公司創始人斯卡林格直接在發布會上面宣布,將會在明年進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他們把特斯拉當成自己學習的目標,下一步也要像特斯拉一樣,在中國建立工廠,進行商業布局。他們堅信旗下的皮卡電動汽車,在中國將會受到巨大的歡迎。
面對Rivian 公司的動作,讓我國的新能源企業不得不重視。如果Rivian 公司真的進駐中國之后,將會對我國的國產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強有力的沖擊。

就拿我國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品牌來說,它連續六年蟬聯汽車行業最具價值中國品牌冠軍,旗下的新能源汽車走國民路線,物美價廉深受國人喜歡。

比亞迪可以說算的上是國產品牌里面的巨頭了,然而這個新上市的Rivian 公司市值上馬上就要趕超比亞迪。它進駐中國之后,絕對會和比亞迪進行競爭,來瓜分新能源市場份額。

除了比亞迪之外,我國的其他國產企業也應該加以防備,努力提升自己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使得在與外國車的競爭中能夠占據有利優勢。相信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面對外國車的挑戰,一定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專利優勢的。
四、總結
自從特斯拉進駐中國建廠之后,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市場上備受歡迎,而且還遠銷海外。中國的新能源市場也隨著特斯拉的入駐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國產企業爭先發展。
中國的第二個“特斯拉”也即將來臨,那就是Rivian 公司,其首席官聲稱明年將要入駐中國并且建廠,非常看好中國的市場。這將是對我國國產新能源品牌比亞迪及其他汽車的挑戰,希望能促進中國市場更好的發展,國民品牌能夠扛受住外國車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