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新涇街道近年來積極創建上海市充電樁示范小區,在多個居民區加大電動汽車共享充電設施建設力度。截至2021年,轄區內已成功安裝共享充電樁17個,讓更多居民實現“充電自由”。
位于天山西路蒲淞北路交界處的天蒲小區始建于1995年,是北新涇街道率先推進電動汽車共享充電設施建設的首個小區。和大多老小區一樣,小區不設置固定車位,采取先到先得模式,近600戶居民只有140個車位,停車難充電更難。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持續上升,“沒有固定車位無法安裝專用充電樁”成了新能源車主心中的大難題。

在區發改委、區房管局、國家電網的支持下,北新涇街道搶抓先機,在天蒲小區精品小區改造時預留共享充電樁專用管線,提前考慮硬件更新問題,避免二次開挖。隨后,蒲北居民區、小區物業與業委會、汽車車主等多方溝通協調,最終確定將小區入口處的6個停車位設置為新能源車充電車位,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的車主均可使用。國家電網負責安裝充電樁,車主下載APP掃碼后即可充電,并與其結算充電費。通過AI賦能,車主可了解充電情況,及時在充滿電后將車輛移至普通車位,提高共享充電樁周轉率。2020年7月,天蒲小區成功創建2020年上海市首批充電樁示范小區。

在天蒲小區成功樣板的基礎上,北新涇街道在新涇三村加大推進電動汽車共享充電設施建設力度。新涇三村位于天山西路267弄,始建于1985年,內有100個樓棟,2459戶居民,小區現有400多輛汽車,其中新能源車超80輛。由于老小區存在電力容量有限的“硬傷”,無法支持數十輛新能源車的充電工作。北新涇街道積極與區發改委和電力公司溝通協商,結合架空線入地和精品小區改造,在新涇三村小區中部位置新增數個變電箱,提高配電容量,成功破解難點堵點。

2021年9月,新涇三村成功創建2021年上海市充電樁示范小區。社區居民可在特別開辟的新能源車充電區域自助充電,現有共享充電樁8個,車主掃碼即可充電。為了更好得后期管理,小區物業在充電區域入口處加裝出入閘口,并且開設微信群與業主緊密聯系,積極協調車位使用、車輛停放。據介紹,小區內已提前預埋了8條共享充電樁專用管線,可滿足居民日后的充電需求。

除了滿足社區居民之外,北新涇街道還將老人等特殊群體考慮在內。今年10月初,新涇五村全新設置的新能源車充電車位順利啟用,安裝有3個共享充電樁,可服務近40輛新能源車。考慮到小區內有愛馨苑智慧康養服務中心和“寧聚里·吾愛家”黨群服務站,因此特別將新能源充電車位設置在兩大載體之間的通道處,社區居民車輛以及用于接送老人來回的北新涇街道新能源福祉車均可共享使用。

接下來,北新涇街道將在新涇二村、新涇五村、新涇六村、金鐘小區、新涇一村、綠新小區、劍河小區7個小區,共計安裝27個共享充電樁,積極創建2022年上海市充電樁示范小區,力爭全區率先完成電動汽車共享充電設施小區全覆蓋。

文字/圖片:李嵩楠
編輯:畢揚靜
「本文來源:上海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