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以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為動力電源的示范游船在佛山南海丹灶仙湖首航。南海區領導潘永桐、佛山市科技局三級調研員郭明強、南海區發改局局長譚國洪、南海區科技局副局長李樹青、高松、佛山市南海區金融高新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玉賢、丹灶鎮委書記陸文勇、丹灶鎮領導冼增強、佛山中科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李昌群、中科嘉鴻(佛山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公權、廣東精銦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軍以及相關部門、企業界同仁等50多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并登船試航。該船安靜、清潔、舒適的乘坐環境,得到了領導和同行的高度贊揚及一致好評,這一國際領先技術將引領甲醇燃料電池行業及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此次成功首航,標志著高溫甲醇燃料電池正式進軍綠色航運市場,為國家電動船發展事業提供新的發展方向。
(圖: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動力船在丹灶仙湖首航)
該船動力電源——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由中科嘉鴻(佛山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其核心技術源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所孫公權團隊,該團隊在燃料電池領域深耕二十余年,在產業化過程中得到中科院先導專項支持。高溫甲醇燃料電池比能量高、環境友好,只要不斷提供燃料則可持續穩定發電,在150-180攝氏度工作溫度下,加注200公斤甲醇可產生約400度電,在5.5節的航速(內湖限定航速)下能驅動船行駛20余小時。而想達到相同的續航時間,鉛酸電池需要15-20噸。中科嘉鴻公司董事長孫公權表示:“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動力船的首航,只是我們中科嘉鴻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的歲月里,我們會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立足優質產品與服務,堅持技術不斷創新,為我們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
(圖:中科嘉鴻領導向乘坐游船的來賓作講解)
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產業化項目是佛山市南海區引進的首個“天佑之星”項目,并落地于丹灶鎮氫能產業基地。此次高溫甲醇燃料電池動力船的首航,是佛山市氫能產業發展的一次實力證明,彰顯佛山南海燃料電池的領頭羊地位;同時也將帶動電動船戰略新興產業,推動航運業碳達峰、碳中和,促進航運業等相關產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