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資基礎。
當前,青島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及視察勝利油田時的重要指示要求,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扎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面對如上目標,青島將大力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氫能等清潔能源,深化電力、油氣市場化改革,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眾所周知,要想實現“碳中和”,能源必須逐步過渡到以可再生能源為主。氫能作為綠色、高效、可持續的新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當前,青島市已經將發展氫能源作為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創新舉措。
2021年10月31日,由中石化青島煉化公司承擔建設的青島市氫能資源基地項目建成中交。這是繼8月5日該公司建成氫能先導項目并產出青島市第一車燃料電池氫氣后,青島市氫能資源基地項目建設的又一里程碑式節點。
伴隨著該項目的落成,未來中石化青島煉化公司將為青島市及周邊區域氫能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基礎。
一場“氫氣革命”即將到來。
零污染,零碳排,氫能源引發“能源革命”
過去一百余年來,人類的交通工具主要依靠燃燒汽油與柴油來取得動力,必須要承認的是,這種動能方式為人類近百年來的文明進步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撐。
但是,隨著近年來環保理念的進步,以及能源結構的變化,傳統燃油動能的缺點日益突出。因為無論是從節能還是從減排的角度看,燃油車都與“雙碳”目標的實現存在根本性矛盾。
面對綠色環保、節能降碳的新要求,能源結構調整已是大勢所趨。當下,通過綠色新技術推動供熱能效提升,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是能源革命的首要課題。
在這種大背景下,近年來,我國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強勢崛起。以特斯拉、蔚來、小鵬為代表的一批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誕生,電動汽車的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其發展前景更是被一致看好。
人們還發現,順應“雙碳”目標,很多汽車公司也都推出了燃油車的退出時間表。因此完全可以預測,傳統燃油車被新能源車取代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接下來的問題是,人們該如何定義“新能源”?
誠然,電力驅動,解決了分散式排放的問題,是一種相對環保的減排形式。但是還有觀點認為,目前大部分電能的來源,依然依賴于煤炭的消耗,因此電動車不能稱之為標準的“新能源”。
此時,氫能源作為一種純綠色的新能源,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這是因為,氫不僅是宇宙中最為豐富的元素,還具備極具競爭力的能量密度,單位質量的熱值約是煤炭的4倍,汽油的3.1倍,天然氣的2.6倍。相比電力,可存儲的氫可以實現跨時間及地域的靈活運用。
氫燃料電池車是使氫或含氫物質與空氣中的氧在燃料電池中反應產生電力推動電動機,由電動機推動車輛。使用氫為能源的最大好處是它跟空氣中的氧反應,僅產生水蒸氣排出,有效減少了傳統汽油車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以氫燃料公交車為例,加氫4分鐘,便可續航300公里,而且加進去的是氫,排出來的是水,實現了零污染,零碳排!
前景廣闊,國內氫能業務迎來大爆發
由于沒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也不用重新架設取電網,相較傳統燃油和電力機車,氫燃料的優勢更加明顯,應用和維護成本也更低,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在國際上,氫能源已經引發了很多國家的高度重視。法德已計劃啟動與氫能源相關的“歐洲共同利益重大項目”。歐盟去年發布《歐盟氫能源戰略》,并成立“歐洲清潔氫聯盟”,計劃到2050年將氫能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提高到12%至14%。韓國政府2019年正式公布《氫能經濟發展路線圖》,將“引領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燃料電池市場發展”作為目標。日本政府早在2014年就制定了“氫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
在國內,氫能源也有了快速發展,已經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重型物流、公交車等領域。同時,中國的氫能產業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初步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氫能產業集群。例如,上海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如皋成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啟動“氫經濟示范城市”項目的首個城市,借助2022年冬奧會舉辦東風,張家口已成為國內氫能生態建設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與電力驅動汽車類似,氫能源汽車的普及與發展,同樣需要供給端的強力配套支持。也就是說,氫燃料的生產、加氫站的建設,是決定氫能源能否順利向前發展的關鍵因素。
龍頭企業的創新與實踐,是引領行業發展的重要推手,也是催生產業“大爆發”的關鍵因素。“十四五”期間,以中石化、中石油為代表的龍頭國有企業,在加快發展以氫能為核心的新能源業務方面將進行積極探索。例如中石化將在氫能交通和氫基煉化兩大領域大力推進氫能全產業鏈快速發展,擬規劃布局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點。
產業格局的快速布局、一系列民用氫能源項目的落成啟用、應用場景的逐漸豐富,標志著中國的氫能業務即將迎來“大爆發”階段。
發力氫能源,青島奮力走在前列
面對新的能源形勢,作為全省的龍頭城市與北方第三城,青島積極發展氫能源產業,奮力走在前列。
青島市提出,要堅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聚焦“碳達峰”“碳中和”,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青島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的出臺實施,面向未來謀劃了打造“東方氫島”絢爛圖景,目標是將青島打造成國內重要的氫能產業基地和國際知名的氫能城市。
目前,在氫能源項目建設方面,青島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尤其是作為龍頭企業的中石化青島煉化公司,承擔了氫能源建設“開疆拓土”的重要歷史使命。
10月31日,從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公司傳來好消息,由青島煉化公司承擔建設的青島市氫能資源基地項目建成中交。
備受社會各界矚目的青島市氫能資源基地項目是中國石化率先推進建設的區域供氫中心項目,同時被山東省列入“十四五”期間氫能產業重大示范試點項目。
項目采用中國石化自有知識產權的S-PSA燃料電池氫生產技術,通過回收被用作燃料氣的苯乙烯含氫尾氣來生產燃料電池氫,氫氣純化能力為3000Nm3/h,折合2250噸/年,是此前投運的氫能先導項目產能的10倍以上。項目一期投產后可實現燃料電池氫出廠3200kg/d,將有效解決青島市當前燃料電池氫過度依賴外部供應的矛盾。
目前,該項目已經實現建成中交,下一步,項目將轉入“三查四定”、單機試車、聯動試車等生產準備階段,預計11月底產出燃料電池氫。此外根據規劃,青島煉化公司2023年燃料電池氫產能將再翻一番,達到4500噸/年,緊跟青島市“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的全部加氫站用氫需求,為青島市及周邊區域氫能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基礎。
“供給端”的強有力保障,為“需求端”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基本條件。從應用場景看,青島同時具備汽車、軌道交通、發電供熱、港口碼頭等氫能應用示范全場景,為產業未來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以重頭項目為依托,青島將整合氫能技術創新力量,引進創新人才,聚焦產業發展維度,打造高端氫能產業集群,全力建設國家級氫能示范城市。
藍圖正在繪就,一個屬于青島的“氫能源”時代真的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