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去瀘州,特意選走蓉遵高速,就是因為途中3個服務區都有充電樁,沒想到每個服務區充電樁都在排隊。沒辦法,只能在最后一個富順服務區排了很久才充上電。”回想起假期出游艱難的排隊充電遭遇,車主張林至今仍感到“鬧心”。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日前發布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222.3萬臺,同比增加56.8%。雖然增幅不低,但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下,車樁比矛盾在今年進一步加劇,此次國慶假期高速服務區的“充電難”便是一次投射。
四川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有多少?充電樁夠不夠?充電難問題是否突出?作為新能源汽車產品端的設計、生產和銷售方,各大新能源汽車廠家都有怎樣的思考和探索?四川未來將展開哪些布局?
20平方公里僅一個/座充電換電設施
四川全省缺口矛盾突出
今年國慶假期,車主徐藝真也遭遇了中途需要下高速去充電的窘境,“我從成都到西昌,共有4個服務區有快充樁。其中蒲江到石棉服務區相距較遠,達160余公里。中間經過的滎經服務區也有充電樁,但為慢充樁,充滿電需要8到10小時。”同樣的矛盾在渝蓉高速也十分突出,記者通過手機地圖導航成都到重慶線路,顯示渝蓉高速上,僅圍龍服務區一個點位有充電樁,且在不同時段多次刷新均顯示4個充電樁無空位。
四川的充電樁建設情況如何?是否存在“車多樁少”的矛盾?

截至9月30日,全省電動汽車達21.17萬輛。國家電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8日,全省充電設施達6.26萬個,車樁比為3.38∶1。高速公路方面,截至2020年底,我省高速公路累計建成80處充電樁設施,覆蓋率達30%。
“四川全省目前共有換電站不足400座,充電樁不足3.5萬個。然而,四川全省擁有新能源汽車18萬輛,缺口矛盾比較突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秘書長章弘指出,目前全國充電換電設施比較普及的前十個省份都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其中江蘇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一個/座充電換電設施,上海則是每0.7平方公里就有一個/座充電換電設施。而四川省,除去甘孜州,每20平方公里才有一個/座充電換電設施。
“四川是人口大省,每年的汽車產銷量都在120萬輛左右,汽車保有量也達到970萬輛,私人乘用車保有量達到413萬輛,汽車產業的各項指標都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可以與東南沿海各省一爭高下。”章弘認為,四川省在建設充電換電設施的規劃和布局方面,一定也會取得重大突破,立于全國領先水平。
按照規劃,四川力爭2024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覆蓋率達80%以上。但從數據看,這個建設進度并不算快。比如云南,目前已經實現高速公路全覆蓋。從車樁比看,四川與全國水平基本持平。
技術+集中出行
供需不平衡導致充電“難”
“國慶自駕出行新能源汽車暴增,充電需求的集中爆發導致了供需不平衡。打個比方,大假期間,高速公路的服務區排隊加油也是經常發生的,新能源汽車排隊等充電就跟排隊加油是一樣的概念。”成都市新能源汽車應用促進會秘書長范永軍認為,“社會公共充電設施面臨大壓力屬于正常現象,這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新能源汽車長途出行正在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認可和接受。”
除了國慶假期集中出行以外,各大汽車品牌在充電技術方面存在不同的路徑也是造成新能源汽車充電耗時的原因之一。“目前高速公路的公共快充設施基本都是60kw和120kw為主,充電速度相對較慢,加之不同新能源汽車品牌對自身電池包的安全保護,也使得單車充電時間較長。”威馬汽車相關負責人分析,“隨著充電樁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200kw甚至300kw的快充樁將會出現,為適應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一樁多用也會出現。”
要解決這些問題,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建議,從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提高充電速度、更新充電設備、再到充電樁布局優化等方面,需要行業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不斷提供更多遠距離出行線路解決方案,在增加充電樁數量的同時提高布局的合理性。
自建+第三方
新能源車企這樣布局充電樁
10月12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報告指出,9月新能源零售銷量達到33.4萬輛,環比增長33.2%,同比增長202%。同時,新能源汽車1-9月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13%,同比2020年9月的5.8%有了相當明顯的提升。
新能源車企充電樁布局是否跟銷量的增長速度相匹配?
“截至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特斯拉已經建成超過900座超級充電站,超過7000個超級充電樁,遍布330個城市。”特斯拉西區對外事務負責人蔣丹介紹,“特斯拉僅在四川省就設置了54座超級充電站、360余個超級充電樁,同時配備64座目的地充電站、150余個目的地充電樁,覆蓋18個城市。”
2020年底,特斯拉全球最大超級充電站——擁有72樁的上海靜安國際中心超級充電站正式上線(圖片由特斯拉提供)
特斯拉在充電樁方面的布局較早,打造出“以家庭充電樁和超級充電樁為主,目的地充電樁為輔,第三方充電樁和通用移動充電器為補充”的充電解決方案,多場景劃分充電需求,充電網絡充蓋了商場、寫字樓、酒店、旅游區等場所。
截至10月10日,蔚來汽車在整個四川區域已運營26座換電站、8座超充站、超過50座目的地充電站、17000余根第三方充電樁,以及便利的一鍵加電服務。

“四川是國內熱門的自駕游勝地。基于此,蔚來已經在多條自駕游線路上鋪設了目的地充電站,不僅有滿足周末短途出行需求的成都至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近郊充電線路,更有318川藏快充線,川西藏羌充電環線等熱門線路。”蔚來企業傳播高級總監馬麟透露,“近期,成都-瀘沽湖線的充換電資源也將全面貫通。預計到今年底,四川區域還將新增運營超過20座換電站,數座超充站和目的地充電站,進一步升級全川的充換電布局。其中會有數座位于高速服務區以及城際間重要站點,用戶出川、入川之旅都將更加便利。”

8月30日,廣汽埃安正式對外發布了能夠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超倍速電池技術和全球充電功率最高的A480超充樁(圖片由廣汽埃安提供)
目前,小鵬汽車已經在成都、綿陽、樂山、德陽、內江等地累計開放50余座免費充電服務站點,其中小鵬超充自營站20余座。四川其他市(州)的充電站也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年底將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未來將在四川所有地級市建設充電站。
錯峰+規劃線路
專家支招避免充電“堵車”
記者在成都市的走訪中發現,充電樁車位很多時候出現了“撐的撐死、餓的餓死”情況,充電樁的使用冷熱不均。
“目前,全國的車樁比約為1:3。但充電樁運營商大部分目前都是處于虧損狀態,主要原因就是充電樁的利用率很低,充電樁的位置往往不太好,好的停車位業主都不愿意租給充電樁的運營商。”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指出,“另外,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像傳統燃油車占車位,有時候車主過來以后看到沒位置,這都是造成充電樁的利用率低的原因。”
“建議用戶在長途出行中,做適當規劃的。如果高速路網充電設施出現排隊情況,那么用戶可以合理規劃在沿途城市中的充電樁充電。”范永軍對用戶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應該想辦法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動態調度,把車輛導流到高速公路外、市區或者周邊其他充電樁去充電。”張翔認為,“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越來越長,能夠支撐到充電目的地。”
另外,充電技術的迭代升級也是解決辦法之一。在成都研發的威馬汽車,續航520公里的車型威馬W6,已經能夠實現電池包在40分鐘從30%充到80%。而廣汽埃安則打造了業內領先的高壓平臺和全球充電速率最高的A480超充樁,最高工作電壓可達880V、最大充電功率達到了480KW,做到了“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
政策+指導規劃
四川將重點布局高速公路和景區
充電樁的數量問題,也將在今后得到改善。
近日,四川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量化指標,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數量將達到25萬個。
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省信息基礎設施達到全國領先水平,融合基礎設施對推動行業提質增效、保障和改善社會民生的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創新基礎設施滿足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需要,初步建成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支撐。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智能泛在、融合高效、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與國內領先地區、省內城鄉間的“數字鴻溝”基本消除,科技創新水平全國領先,產業發展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規劃》提出7大任務,并明確了重點工程,其中關于充電基礎設施的下一步部署是推動融合基礎設施賦能升級,包括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水利、數字市政、智慧物流建設等。其中,重點工程有路網智能化工程、智慧港口航道工程、5G無人駕駛航空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工程等。
《規劃》提出,推動區域統籌發展,發揮成都主干作用,創新開展新設施試驗、新技術推廣、新應用普及,引領帶動全省新型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突出區域一體化發展,圍繞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與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功能定位,探索建用分離模式,因地制宜布局建設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推動區域數據向樞紐節點匯聚,實現數據要素高效流通和價值化應用。推動省內領軍企業協同建設工業互聯網行業節點,做強做優重點行業和特色領域。
“在這個過程中,片面追求車樁比不科學,我們還要考慮充電的效率和質量。”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需要將數量、功率等問題結合起來看才更合理。“假設充電樁全是慢充樁,公共區域布局再多也解決不了應急充電的問題,很多時候就會閑置下來變成‘僵尸樁’。”
國網四川公司智電處相關負責人也贊同這一說法。他介紹,四川充電的效能近年來一直在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社會充電設施累計用電量達10.76億千瓦時。其中2020年全社會充電量就達6.3億千瓦時,是2015年的39倍。“新能源汽車是其中的‘重頭’。”
他山之石可以借鑒。不久前,國網浙江海寧市供電公司的V2G電動汽車充電樁在海寧市尖山新區建成。每套設備可同時為10臺電動車提供充電服務,并根據數據動態調整充電槍、充電樁,完成閑置功率的分配。此前舉行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通過接入充電網的技術滿足不同類型車輛電能補給需求,參與電網削峰填谷、調峰調頻等電能互動也成為產業內關于智能化、高效充電的新探索。
今后的充電樁將怎么建?國網四川公司智電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向下延伸是關鍵。“四川將逐步實現充電網絡‘省-市-縣’全面覆蓋,增強新能源車主的出行信心,滿足他們的旅游需要。”
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高速公路和景區等公共區域,也將成為下一步充電樁布局的重點。“成渝這條線將率先推動。”
充電樁由誰來建?該負責人介紹,目前,省上已經出臺充電樁建設的專項補貼辦法,鼓勵全社會的充電運營商來建設。“隨著充電技術的進步,以及更多資本參與進來,市場化的運營方式會讓充電樁的建設更平衡、更健康。今后電動汽車的出行也將更有底氣。”
資料來源及致謝
川觀新聞
九派新聞
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