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規模1300MWh(兆瓦時)!華為簽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10月18日,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官微公布了這一好消息。
近日, 2021全球數字能源峰會在迪拜召開。會上,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數字能源”)與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電建三公司”)成功簽約沙特紅海新城儲能項目,雙方將攜手助力沙特打造全球清潔能源和綠色經濟中心。
該項目儲能規模達1300MWh,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儲能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離網儲能項目,對全球儲能產業的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和標桿示范效應。
紅海新城儲能項目是列入沙特“2030愿景”規劃中的重點項目,根據規劃,未來,紅海新城這座“新一代的城市”的全部電力將完全來自新能源。
儲能是構建新能源系統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技術。據華為數字能源工作人員介紹,沙特紅海新城儲能項目將采用華為智能組串式儲能解決方案,這也將是華為智能組串式儲能系統首次超大規模商用。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儲能行業關鍵技術的攻破,新型儲能即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擁有規模和成本優勢,且技術水平領先的頭部公司有望在行業高速成長期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華為智能組串式儲能解決方案
獲規模商用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37個國家承諾了“碳中和”目標。華為認為,這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大規模合作行動,同時也將催生可再生能源與綠色基礎設施領域的廣泛投資機會。
“未來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將成為主力能源,但新能源的不穩定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儲能成為構建新能源系統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技術。”華為智能光伏CTO Hariram Subramani在峰會上表示。
當前,儲能產業正從試點示范步入規模化建設階段,各界對儲能的關注點除了成本之外,更為擔心電化學儲能的安全問題。
“儲能安全是產業發展的基礎。” 華為智能光伏業務副總裁張先淼認為,當前儲能安全漏洞非常多,而儲能的安全隱患問題,一直是行業最大的挑戰之一。
張先淼表示,儲能不等同于電池,再好的電芯在劣等系統中性能也無法發揮、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儲能系統中最核心、最關鍵的就是電池管理,而電池管理能力的核心一方面在于電力電子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智能化、數字化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為基于儲能領域超過10年的研發積累和超過8GWh儲能系統應用的豐富經驗,于今年4月重磅推出智能組串式儲能解決方案,將儲能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用電力電子的可控性解決鋰電池的不一致性和不確定性。
華為智能組串式儲能解決方案通過端到端四重安全保障設計、電池包級優化器、電池簇級智能控制器、分布式散熱架構等智能化創新技術,實現儲能系統從被動安全走向主動安全。這種模塊化設計也使得后期運維管理更容易,讓儲能系統的壽命更長久,最終提升儲能系統在整個生命周期的投資收益,降低度電成本(LOCS)20%以上。
“華為智能組串式儲能解決方案是一種新型、革命性的儲能系統,4月份推出以來,已陸續在一些項目上商用,但這次簽約沙特紅海新城儲能項目將是超大規模應用。” 華為數字能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張先淼介紹,在首批從業者探索下,儲能商業模式逐漸成型,從用戶側峰谷價差套利到火儲調頻,再到新能源消納輔助調峰,儲能的價值不斷被挖掘。2020年以來,新能源配套儲能成為行業關注焦點,各種企業看準時機入局,逐漸形成了三類主要參與方:
第一類是電池企業,通過購買BMS、PCS組建儲能系統。第二類是一般的系統集成商,通過購買電芯、購買BMS和PCS等核心部件來組裝成儲能系統。第三類是具有電力電子技術、電池管理技術等核心技術的系統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