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車型,爭議之所以那么大,原因歸根結底就是充電時間太長,以至于出現了續航里程焦慮,從而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在眾多解決辦法中,比較常見的是:加快充電速度、增加充電樁的數量、提升電池容量等,其中也有一個比較新穎的是“換電模式”。
所謂換電,簡單來說就是當一輛新能源車電量不足以后,開到換電站去換上一塊已經充滿電的電池,目前更換時間已經可以做到5分鐘以內,這個速度與燃油車去加油站加油已經沒什么區別了,讓快充也無法比擬。因此換電模式看起來是解決續航里程焦慮很好的一個辦法,但想法是豐滿的,現實卻相當骨感,下面來說一下換電模式所面臨的問題。
有人說換電模式存在電池型號、安裝方式等不統一,所以很難標準化換電。其實這不算什么,只要是統一標準即可解決,比起這個換電模式還有更大的問題。就這么說吧,如果你有一輛新能源車,單次續航在300公里以上,平時主要用來上下班代步,一天用個十幾公里,家里有充電樁,附近也有一個換電站,那么你會選擇充電還是去換電呢?

所謂換電,簡單來說就是當一輛新能源車電量不足以后,開到換電站去換上一塊已經充滿電的電池,目前更換時間已經可以做到5分鐘以內,這個速度與燃油車去加油站加油已經沒什么區別了,讓快充也無法比擬。因此換電模式看起來是解決續航里程焦慮很好的一個辦法,但想法是豐滿的,現實卻相當骨感,下面來說一下換電模式所面臨的問題。

有人說換電模式存在電池型號、安裝方式等不統一,所以很難標準化換電。其實這不算什么,只要是統一標準即可解決,比起這個換電模式還有更大的問題。就這么說吧,如果你有一輛新能源車,單次續航在300公里以上,平時主要用來上下班代步,一天用個十幾公里,家里有充電樁,附近也有一個換電站,那么你會選擇充電還是去換電呢?

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為:平時在家用充電樁為主,個別情況下需要出遠門、還沒有提前充好電,那可能會去換電,雖然充電速度比較慢,但拿出一晚上來充電足夠了。因此換電模式對于大多數人的普通用車而言,更多的是一種應急使用。而且如果是新買的一輛車,用了沒幾天就開到換電站去換一塊二手電池,這需要一定的勇氣。因此這對換電站來說,客源就無法保證,盈利則會大受影響。

現在建設一輛換電站的投入成本,各種設備、備用電池再加上建設等等一系列的費用,投入保守估計也得在200萬以上,后續還要有相應的運營成本,想要盈利就必須得把這些費用平攤到換電的價格上,因此比起家用充電樁,換電的價格會比較貴,這樣又會反過來影響到車主去換電,而且定價還不能太高,否則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相比,就沒有用車經濟性上的優勢了。

因此換電模式有著投入大、客源不穩定、盈利難等不足,尤其是盈利難這一點,就足以使得資本不愿意往這方面投入,而研發、建設等方方面又都需要有大量的投入,沒有了資本的支持,其發展必然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也就是形成了現在換電站動靜大、雨點小的局面,難以得到真正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