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首次利用超聲波從電動汽車NMC(鎳錳鈷)電池中提取了有價值的金屬,這對于電池回收工藝而言,是一項重大貢獻。該項研究由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合作開展。

超聲波提取電池金屬(圖片來源: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聚合材料研究員Xiong Xiao表示,此種新方法不僅在從已損壞電池中提取金屬離子的工藝中加入了超聲波,還提供了一種目前采用的有害浸出劑(如硫酸)的替代品。此種做法的好處是能夠節省50%的提取時間,還提供了鋰、鈷、錳和鎳等金屬離子的回收率。
超聲波清洗機能夠發出頻率極高的機械壓力波。在該項目中,研究人員采用了40kHz的頻率(超出人類的聽覺范圍),此類超聲波會產生能夠塌陷的微氣泡,從而讓當地溫度達到近5000攝氏度,并產生活性很高的自由基。由此產生的攪動增加了電池金屬中的質量傳遞,達到了萃取金屬不再需要刺激性化學物質的程度。
因此,可以選用更溫和、更環保的酸,如檸檬酸和醋酸。據報道,該方法導致金屬離子回收率平均可達97%,遠遠高于相同條件下采用機械攪拌法時的金屬離子回收量。此外,鈷和鎳的回收率最高,可達99%以上,而鋰和錳的回收率為94%和96%。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是優化超聲波,例如,采用強度和頻率不同的超聲波,以更快地提取有價值的電池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