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奧斯陸大學:為什么快速充電會降低汽車電池的容量

發布日期:2021-10-12  來源:蓋世汽車

核心提示:奧斯陸大學:為什么快速充電會降低汽車電池的容量
據外媒報道,鋰離子被迫快速通過電池時,可能會卡住并變成鋰金屬,無法再通過電池。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材料科學與納米技術中心的高級工程師David Wragg表示:“快速充電是一種圣杯。這是每個擁有鋰離子電池設備的人都想做的事情。”想象一下,你可以停下來吃點快餐,同時給你的電動汽車加油,或者一邊刷牙一邊給手機充電。
 

(圖片來源:奧斯陸大學)
 
然而,電池內部有許多復雜的化學成分,對充電速度很敏感,可能導致產生問題。Wragg表示:“最關鍵的是容量損失。有可能制造出容量非常大的電池,支持你的電動車行駛1000公里,但經過若干次充放電循環后,就會失去大約一半的容量和續航里程。”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可充電電池都會發生退化。然而,當電池處于快速充電狀態,這種負面影響尤為強烈。
 
在一項研究中,Wragg等研究人員揭示了其中的原因。研究人員發現,對電池容量至關重要的鋰離子,被轉化為純鋰金屬,無法再發揮作用。最重要的是,快速充電大大加劇了這種影響。
 
電池就像搖椅
 
電池的一側是負極,另一側是正極。兩個電極都能儲存電子和離子。電極之間是隔板和電解液,幫助離子從一側移到另一側。
 
離子和電子從電池的一側移至另一側。當你使用儲存在電池中的電流時,離子和電子會從電池的一邊移動到另一邊;為電池充電時,離子和電子又會移動回來。Wragg表示:“這稱之為搖椅機制,你可以將離子和電子從一側搖到另一側。當電池處于較新的狀態并正常運行時,可以儲存一定數量的離子,這就是整個系統的總容量。”
 
來回移動的離子變成金屬后,就無法再穿過電池。離子是帶電的,可以被來回吸引。金屬原子呈中性,不能向任何一個方向運動。Wragg表示:“一旦鋰變成金屬,就無法再進行電化學反應了。這種能力完全喪失了。”
 
當鋰離子電池充電并達到一定次數后,所有可充電鋰離子電池都會發生這種情況。但是,為什么快速充電時會變得更糟呢?
 
快速充電過程中的瓶頸
 
在快速充電過程中,流經系統的離子數量相同,但是速度更快。所有的離子必須在更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在負極上的位置。Wragg表示:“當你以雙倍速度充電時,必須在一半的時間內移動同等數量的離子和電子。”如果以4-6倍的速度充電,自然就更難了。“這是很困難的,因為當你嘗試將鋰離子快速置入固體電極材料中,會存在一定的化學限制。”
 
石墨負極在充電時接收離子。石墨由薄的碳層形成,負極中包括幾百萬個這樣的層體。“空石墨就像一副撲克牌,鋰離子就像小球被推入紙牌之間的空間。問題是當你試圖在石墨層之間推動鋰離子時,可能會遇到瓶頸。你一直在往里推離子,然而除非已經進入層體之間的離子被推入更深的地方,否則就沒有空間讓新離子進入。當你快速為電池充電時,鋰根本無法擴散到整個石墨電極上,而是卡在電解液附近,即正負極被隔開的地方。”
 
在這些產生瓶頸的地方,尤其是在此處,帶電離子變成了中性原子,并聚集成微小的金屬塊。當施加能量時,離子無法進一步移動。這些過剩的能量可能就是離子轉變為中性穩定原子的原因。Wragg表示:“這就是所謂的鋰電鍍,即鋰離子不再以離子形式存在,而是變成了鋰金屬。我們已經知道這一點很長時間了,但之前并沒有在運行的電池中觀察到過。”
 
然而,Wragg及其同事們成功做到了這一點。研究人員使用X射線,每25毫秒掃描一次電池,并以不同的速度快速充電。這使他們獲得了大量數據,可以了解到原子層面上正在發生的事情。Wragg表示:“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鋰鍍層逐漸累積。在快速充電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鋰的數量快速增加。我們的理論是,這與所產生的鋰離子瓶頸有關。我們在隔板附近看到很多鋰離子,這也是我們看到鋰鍍層的地方。最有可能的是,這些鋰離子堆積起來,就無法再進入石墨層了。它們被卡在那兒,大量的熱量和能量注入其中,將其還原成鋰金屬。”
 
研究人員發現,最靠近另一個電極的石墨層富含鋰,而更深的地方幾乎沒有鋰。充電越快,情況就越糟。“你推動的速度越快,電鍍發生的速度就越快。”
 
未來:納米管和石墨烯?
 
這項研究不是要終結快速充電,而是意味著研究人員必須找到新的、更好的解決方案。Wragg表示:“對于電池制造商來說,關鍵是要設法改善鋰傳輸。這樣當快速充電時,鋰就有更多的機會到達整個石墨負極。”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都在尋找新的材料和方法,使電池能夠更好地承受快速充電。“例如,很多人采用碳納米管。這就像是石墨被制成管狀,而不是那么扁平。”
 
奧斯陸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負極中的石墨烯,即單層石墨。Wragg表示:“石墨已經存在了幾百年。石墨烯和碳納米管為人所知也大約30年了,所以這需要時間。到目前為止,這些創新還沒有出現在商業電池中。毫無疑問,這肯定會發生的。”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