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欣旺達梁銳:動力電池產業所面臨的六大挑戰與六大對策建議

發布日期:2021-10-12  來源:第一電動

核心提示:欣旺達梁銳:動力電池產業所面臨的六大挑戰與六大對策建議
10月11-12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共同主辦的“2021第三屆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全球變局與雙碳目標下的汽車供應鏈”。
 
在11日下午舉辦的高層論壇上,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總裁梁銳指出,從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來看,我們現在已經在國際上,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動力電池,現在都具有先發優勢。最近歐美的政策出來以后,對我們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戰,未來我們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很大的新變局,有的需要企業自行解決,有的需要政府來幫助。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電動汽車百人會這次重要的會議,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動力電池產業所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
 
剛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王部長的報告我非常贊同,從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歷程來看,由于很早就開始動手、很早就開始謀劃,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在國際上,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動力電池,現在都具有先發優勢。最近歐美的政策出來以后,對我們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戰,未來我們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很大的新變局,有的需要企業自行解決,有的需要政府來幫助。
 
我主要講主三個題目:
 
第一,發展期。碳中和、碳達峰是世界為降低溫室效應而達成的共識,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公布了碳中和的時間。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很多國家都制定了機動車油耗的標準,比如說今年歐盟就要求NEDC工況下油耗的標準是3.8升,所以這兩年歐洲的新能源汽車銷售量激增。我們國家在新能源汽車和節能汽車路線圖2.0當中規定了,2035年的時候新能源汽車要占50%,基本上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燃油汽車。如果按照保守估計,2035年我們的汽車銷量4000萬臺,對于電池的需求量非常大,或者在2035年光BEV需要1TWh的電池,HEV也需要30GWh。針對目前各國提出的降低油耗,以及未來完全零碳排放的要求,很多車企采取雙重的戰略,第一個是過渡戰略,先優化現有的車用能源動力系統,發展節能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然后再開發新一代車用能源動力系統,發展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我們認為這個發展的過程是符合市場的實際需求,以及整個產業發展的邏輯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做出很多的市場預測,比如說2025年我們國家的新能源汽車乘用車保有量會達到1800萬輛、2030年會達到4000萬輛,銷量滲透率會達到50%,這個數據應該說非常鼓舞人心,對動力電池企業來說意味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從這兩年的發展情況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從政策驅動型變成了市場引領型,2021年8月份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7.8%,動力電池的裝機兩也不斷攀升,前8月份動力電池裝機量76.3GWh,同比累計上升了176%,展現了非常良好的發展勢頭。所以大家都在非常樂觀的講,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可能達到300萬輛。在這樣大好的市場預期下,動力電池整個產業又進入了新一輪的投資擴產高峰,圖表里大家可以看到,不管是寧德時代、比亞迪、蜂巢、孚能等都在擴產。欣旺達在惠州基地、南京基地建成的基礎上,今年又在南昌投資200億建立50GWh,在棗莊我們也和吉利合資建立了一個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工廠。
 
目前來看,大家發展的都不錯。同時,國外車企越來越多的選用中國的動力電池,包括寧德時代和很多海外客戶合作,欣旺達和雷諾、日產、沃爾沃都建立了合作關系,動力電池企業的海外布局方興未艾,也是今后的一個大趨勢。剛才王部長也講到,歐美很多車企希望供應鏈方面比如動力電池企業,通過本地化的供應來提高安全性,不少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包括欣旺達,都有走出去的計劃。動力電池企業走出去不是說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怎么做好的問題。
 
但是在這個非常好的背景之下,我國動力電池行業還存在一些不足,再加上“雙碳”政策,以及國外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新舉措,動力電池企業將面臨六大挑戰。
 
第一,國外碳足跡和回收的政策。歐洲電池回收法規調整了適用范圍,對四種電池都進行了規定,并且把指令變成了法規,從2024年7月1日開始要強制生命碳足跡,2030年1月份以后對于鈷、鉛、鋰和鎳的回用方面的比例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這些已經不是設想,而是明確的法規規定,對動力電池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國內方面的能耗控制政策。在今年的“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內的能耗雙控制度已經開始實施了。今年上半年在能源消費總量方面,我們八個省、區、市沒有達到目標,一級預警,能耗強度方面很多地方是不降反升。比如廣東和深圳,廣東省能耗的強度在“十四五”要降低14.5%,碳排放強度要降低20.5%,深圳的要求更高一些,能耗強度要降低15%。但是“十四五”要按現在我們目前的發展目標,全社會用電量要增長33%,這就是一個矛盾,需要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來降低能耗、降低碳排放。
 
第三,國內現在已經實施了綠色金融政策,如中國人民銀行,還有深圳特區公布綠色金融條例,還有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的指南,對于企業開展綠色投資、綠色項目,以及降低高耗能、高排放一些項目的投資,都給出了非常明確的指引,也是非?,F實、會影響到企業下一步發展的政策。
 
第四,在歐盟和國外相關環保的大背景下,客戶已經給我們提出了非常明確的減碳和回收的要求,比如說寶馬、大眾、奔馳、雷諾、沃爾沃等整車企業,對低碳生產、材料回收、LCA(電池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都有了非常明確的要求。對動力電池企業來說還是挑戰蠻大的,比如說2024年12月31日要求每度電的碳排放不超過20公斤,2024年以后,在材料回用的比例當中也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鈷達到25%、鋰10%、鎳10%。
 
第五,供應鏈安全問題。今年動力電池主要材料大幅漲價,三元材料比去年漲了58%,電解液漲了2倍多,其他的包括銅、鋁各種材料都漲。這讓大家意識到產業鏈安全的重要性。以鋰資源為例,中國缺乏大規模的資源儲備,會對我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而且現在全球的鋰資源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中國動力電池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確實要考慮資源的可獲得性等供應鏈保障問題。
 
第六,應用端的挑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召回45次,共涉及35.7萬輛,很多時候都是電池安全的問題。近期美國通用召回14.1萬輛的電動汽車,據報道電池供應商LG需要承受大概18億美金的費用,這對我們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應該是敲響了警鐘。如果在國外建廠、在國外銷售,為國外的企業配套,我們能不能保證產品安全,否則是承受不了這樣的風險的。
 
怎么應對這些挑戰呢?我個人認為,一是積極應對國外的政策,制定企業“雙碳”戰略規劃,啟動碳足跡管理和減碳行動計劃。
 
第二個,能耗雙控,要加強企業內部的節能降耗,確保單位產值的能耗遞降,滿足國內政策的要求。
 
第三,綠色金融方面,企業要推行ESG的管理體系,建立綠色投資的評價制度,定期發布ESG的報告。
 
第四,積極響應客戶要求??蛻籼岢隽司G色供應鏈的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內外資源,提出全面的解決方案。內部資源就是企業自身怎么樣去節能減排,怎么樣增加碳匯,外部是聯合外部合作力量,包括綠電、合作機構提出解決方案。
 
第五,供應鏈安全方面,強化全產業鏈戰略布局,提高核心資源的掌控能力。
 
第六個,電池安全方面,建議推行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實施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系統化安全管理方案。
 
對于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我們希望政府部門能做企業沒辦法做的宏觀布局和指揮。第一,產業政策方面,混合動力的節油效率,目前來說我們覺得對減輕碳排放是有效果的,希望國家能不能考慮根據大的節油效率給予相應的補貼,節油了就能減少碳排放。
 
第二,規則制定方面,希望組織制定權威性的動力電池碳足跡的管理規則,支持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第三,資格認證,制定動力電池能耗和碳排放指標體系,開展合規認證,建立國際通行的企業白名單。
 
第四,產業鏈方面,實施國家宏觀調控,建立健全動力電池產業鏈,協助行業解決“卡脖子”的資源問題。
 
第五,電池回收,要加大對電池回收和材料利用的支持力度,建立起材料回用的鑒定和公證體系。需要專業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
 
第六,加強電池安全準入管理,同時全面推行在用動力電池的安全預警系統,支持建立商業化的運營平臺。
 
時間關系我就簡單的分享一下我們的一些思考。非常感謝電動汽車百人會給予這個機會,也希望和各位同仁下面我們進一步交流。謝謝大家!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