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剛剛結束,電哥在后臺留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如今大伙兒都特別喜歡分享出游用車體驗以及對比不同品牌間的服務,糾結續航和充電的用戶似乎是越來越少了。
短短2、3年過去,怎么畫風突然就不一樣了?說到底,飽受續航焦慮困擾,其實源于多數人對純電動車的特性并不了解,曾經匱乏的補能設施更是讓補能體驗雪上加霜。
電哥仔細盤了盤,覺得核心原因還是在于續航能力本身的提升以及補能體系的搭建,充電體系跟上了,自然也就不用為續航操心了。
產品續航提升 補能體系完善充電體驗
如今各家的主力產品基本都做到了NEDC續航400km以上,個別品牌的續航增長更為夸張,比如最近熱度極高的極氪001(參數|圖片),不到30萬的售價已經將NEDC續航突破至712km。
在此基礎上,有實力的品牌還在完善自身的補能體系,例如特斯拉、蔚來、極氪等,極氪還專門成立了子品牌“極能”,致力于提升用戶補能體驗。
極能并非只是一個品牌名稱這么簡單,而是一站式解決充電痛點的補能生態,在這個生態當中,自建的充電站體系,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充電需求。
說到自建充電體系,熟悉特斯拉的伙伴就明白了,特斯拉自營超充絕對是品牌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穩定而快速的補能體驗,往往能夠為車主快速補能提供足夠的信心。
相比于特斯拉超充,極氪的充電體系會更加豐富多樣,通過充電地圖自主規劃最便捷的充電路徑,通過不同類型的極充站、超充站、輕充站,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當然作為充電站,充電能力還是要先說明的。
目前全國首個極充站、超充站均已在杭州正式運營,其中極充站配備360kW極充樁,自研大功率全系統液冷充電技術,配備液冷整流裝置與液冷槍線,可以高效散熱與載流;可讓極氪001超長續航單電機WE版實現30分鐘SOC從10%充至80%,達到充電5分鐘,NEDC續航提升120km的快速補能效果。
一流的補能體驗 技術和服務缺一不可
要強調的是,極充站在追求充電速度的同時,還更加注重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
首先極充站的充電樁都是液冷大功率的,電流輸出比同規格液冷槍線增大30%,在此基礎上,極充樁液冷槍線相比日常遇到的國標槍線重量降低35%,相信用過普通充電站的同學,都知道這點有多重要。
這回終于能單手操作充電了,對于女性車主也更加友好,平時可沒少被笨重的充電線制裁。
充電方便的同時,充電后的體驗也很重要。
極充站提供即插即充的無感支付功能,終于能省去下載APP-掃碼-卸載APP的繁瑣步驟了,經常充了錢又忘記退的我,表示已經不知道下載過多少個APP忘記退錢。
不過極能似乎并不滿足于只把電充好。在給車輛充電的同時,極充站還提供豐富的配套設施及服務,除了給車充電,人也能夠“充電”。
極能會在有條件的極充站提供有人服務模式,對于那些初次到訪的車主,能夠第一時間進行指導。同時規劃中的代客挪車與代客充電兩項增值服務,以及充電生日禮服務,對于車主來說是非常貼心了。
可以預見,在極充站充電,已經不是簡單的補能了,在給車輛充電的同時,車主也能夠進行短暫的“茶歇”,最佳的充電體驗不僅源于充電速度,也來自于品牌服務的溫度。
遍布全國的補能網絡 快速普及自建自營充電體系
這樣具有“極氪特色”的極充站,自然是多多益善的,電哥也更加關注極能對于自建補能體系的規劃,畢竟花費這么大力氣投入到自建自營充電體系,肯定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
在全國的補能網絡規劃中,極能將在今年(2021年)計劃建設290座自建自營充電站,這290座充電站中,除了前文重點介紹的極充站,還有更加靈活的超充站、輕充站。
超充站雖然沒有極充站那么快的充電速度,60~120kW的充電功率也足以滿足更多場景下短時間快速補能的需求;至于輕充站,這種20kW直流樁要更加小巧,能夠遍布于寫字樓、商業當中,通過工作、購物等間隙來順便補能
這樣多層次的自建自營充電體系,將率先覆蓋這10座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寧波、西安、長沙、武漢。
自建補能體系的背后:技術的普及才更有現實意義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好奇極氪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大力氣,投入到自建補能體系當中。
畢竟這些大城市很快就會擁有規模不小的極氪用戶群,豐富的充電體系能夠在單位時間內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好的技術與服務,都需要通過普及才更有現實意義,這讓極氪001的用戶一交車就能夠享受到最便利的補能體驗。
相信隨著極氪用戶的逐步增加,這種高服務標準的極充站,便利的超充站、輕充站,會分布在更多的城市之中。
極能還將不斷提升服務水平與保障能力,致力于拓展全國的充電服務體系,積極與車主合作,進行場地、充電站等一系列聯合,把充電站建在用戶身邊。
這樣的體系將惠及整個新能源產業與城市基建建設,提升新能源車主的補能體驗。
這樣的做法,電哥是非常認可的,現階段下純電動車在駕乘體驗、經濟性、甚至單次續航都超過了傳統燃油車,只有在絕對的連續補能效率面前,還是欠缺一些。
鑒于此,極能通過積極建設補能網絡,通過先進的技術與優質的服務,完善這最后一環。
的確,電動車,用戶體驗是關鍵。
這樣積極共創的態度,正是新能源車打破續航焦慮的核心所在,如果整個行業都能夠跟上極氪的腳步,加電不僅會像加油一樣方便,新能源車也會真正在全生命周期使用環節中,徹底逆襲燃油車。有了這樣的全新補能體驗,用戶自然而然也會為先進的技術、一流的服務,投入到新能源車的大家庭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