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言少敘,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如雨后春筍般的上市,入局的品牌和發布的新車令人目不暇接;那么車輛的質量表現自然也會參差不齊,究竟哪些車的質量好,哪些車需要注意一些,咱們來通過J.D.POWER的數據來排一個名吧。
(J.D POWER是美國機構,雖大部分汽車愛好者對美企的公信力已持質疑態度了,但由美企針對包括美系合資品牌的電動汽車進行排名尚可作為參考)

小型電動汽車-歐拉黑貓當之無愧
與其并列的宏光MINI、寶駿E200/300定位低于黑貓,打造的是“準低速代步車”標準的三門車;這些車的賣點主要是低廉的價格,品質方面只能說已經得到了汽車的標準。上汽通用五菱是中美合資企業,車輛需要有合理的利潤空間,所以無法要求車輛有多高的品質。
歐拉是長城汽車旗下的女性汽車品牌,黑貓是定位入門級的五門四座車,車輛的設計風格有些kcar的感覺,屬于比較個性的小型兩廂車;近期關于歐拉“自燃”的問題出現在歐拉IQ汽車,孚能電池大概率要承擔責任,其他車輛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緊湊級電動汽車-小鵬G3
這輛車的上榜多少有些令人意外,當然這不是指“一向認為”新勢力品牌的品質不行,而是這輛車的銷量并不是很理想;不過同級PPH或典型故障的數量總是足夠了,電動汽車的三電系統本就可以做到比燃油車更低低的故障率,只要用心造車總能打造出優秀的汽車。
那么同樣入位的榮威Ei5排名靠后一些,這就有些尷尬了,畢竟上汽集團是傳統汽車制造商里的老牌戰將了。

中型電動汽車-漢 BEV(純電)
比亞迪漢是毫無疑問的中高端電動汽車的標桿,雖然近日某知名車媒體對它進行了一次爭議頗多的對撞測試,但是對于長期關注這款車與這個品牌的消費者而言,最終的結論應當如何可能也是沒有爭議的了。其對撞中沒有起火的刀片電池組,以及有些變形但存在異常貫穿孔的高強度車身,這些都說明了它的強大實力;被吐槽較多的前麥弗遜后三連桿懸架讓這輛車的麋鹿測試達到了80km/h,旗艦版的全時四驅與3.9s的性能要說明了中國轎車的強大。
小鵬P7緊隨其后,表現也算是不錯了。

豪華純電動汽車-蔚來ES6
在“蔚小理”三個新勢力品牌中,蔚來的知名度最高,產品定位也比較高;那么用戶對車輛的質量表現自然也會有高要求,初期的ES8經歷了一些小風波后,蔚來對車輛的品控要求進行了升級,后期的ES6/8都有不錯的表現了。
只是單純依靠新勢力品牌還很難全面打開市場,傳統車企也應當加速沖高,以比亞迪王朝、極氪、紅旗汽車等品牌為核心,2021年的下半年可能會出現一些老牌高端豪華汽車。

插電混動汽車排名存在問題-應區分REEV/PHEV
理想ONE作為“主流插電混動”的第一名是絕對錯誤的定義,因為這輛車使用的是“REEV-增程系統”;其1.2T東安三缸機只用于發電,車輛的驅動系統是電驅。這樣的車只能定義為增程式電動汽車,因其沒有混動模式!
ONE的質量表現還是不錯的,只是增程器的缸數和效率還是些不盡人意;但目前也沒有其他同級增程車可選,所以這輛車在REEV陣營中是理所應當的第一名。

插電混動汽車標桿-唐 PHEV
比亞迪唐DM是王朝系列的旗艦SUV,早期使用的均為DM-p 3.0并聯式混動系統,其三擎版本由前置2.0T+BSG+HDCT+P3組成,后橋有后置大功率驅動電機;如此復雜的混動系統打造的B+級SUV,PPH一度不足100,這是合資品牌的、簡簡單單的燃油動力汽車還有很多都沒有達到的水平。
DM-i是ECVT架構的準增程式混動汽車(涵蓋油電混合輸出模式),這套系統主攻低油耗,6L/100km左右的成績也是同級標桿了。

結語:2021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質量排名就是這樣,現階段在車輛設計、配置水平、智能體驗、性能標準、輔助駕駛系統可靠性等多方面,具備領先優勢的正是這些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合資品牌沒有什么可選項,進口車的品質如何可以參考特斯拉(華為公司因評價特斯拉而被調任的某高管對其評價并沒有任何不妥、FSD定義全自動駕駛就是在殺人)。
電機驅動未來,這是已經確定的方向;如果對這種技術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嘗試一下這些車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發布,保留版權保護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