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車:8年或15萬公里內
電池出問題,廠家掏錢換新
這話題提的不錯,其實也是很多新能源觀望者擔憂的事情。但我們在這里要說清楚一點:根據我國現行強制國標規定,私家車8年或者15萬公里內,電池故障無法修復,或者容量降低到新品狀態的80%以下,汽車廠家負責義務召回更換,不需要用戶掏錢。
這個私家車指的是非運營車輛。根據我國二手車行業大數據情況看,我國普通私家車1年中普遍行駛的里程數在1~1.5萬公里之間,跑的多的車能跑到2萬公里。而7年車齡的換車率最高。
看來車主對自己的愛車也存在“7年之癢8年之痛”。事實上在歐洲汽車行業公認的“汽車全壽命”說法指的就是“8年或者16萬公里(折合10萬英里)”。什么變速箱終身免維護,其實都是指16萬公里內不需要管而已!
使用不當導致磕碰需自費維修
當然也會導致來年保費上漲
因此我國要求電動汽車廠家保證鋰電池在8年或者15萬公里內性能完好,否則免費給車主更換全新電池的做法,與歐洲的思路基本一致。——筆者自己就是新能源車主,我們車友會里不止一臺車都免費有廠家換過電池了。
因此真正害怕電池壞了怎么辦的車主,大多數都是滴滴司機,因為他們1年隨隨便便就能跑10萬公里,這當然不在質保范圍之內。——關于電池本身性能衰退或者因為質量原因而故障的后續處理政策就是這樣。
那如果是我們自己使用不當,導致電池損壞,又怎么說?比如我開車不小心讓電池碰到石頭,結果電池漏液損壞了。這顯然不在質保范圍之內!——雖然保險公司會為你的失誤埋單,但來年的保費,不好意思,修的錢越多,來年保費越貴!
4S往往偏愛“過度維修”
報價常高出“合理值”數十倍
對于4S來說,他們無需考慮車主來年保費會怎樣,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如此!最近Youtube上一段視頻火的不要不要的:話說美國一小伙子因為開車不注意,結果讓石頭砸壞了特斯拉底盤電池部件。
事后他聯系特斯拉官方維修,結果對方卻直接扔來了1.6萬美金(合10.4萬人民幣)的維修報價單,說是整個鋰電池總成換掉就完事兒,賊快!這可把小哥哥嚇得不輕,因為車是借來的,不是他自己的!于是一番求助后,一位熱心大哥表示愿意幫助這位小哥。
他們來到一個“第三方修理廠”,然后對車輛做了拆解。發現具體的損壞部位原來只是一根冷卻管,和一個法蘭盤,電芯并沒有傷到。這好辦了:定做合適的五金替換件就完了,一共修了700塊錢(4500人民幣)。人家小哥哥美滋滋回了家……
這事情在美國那邊引起軒然大波。1.6萬美金和700塊是多少倍關系?——23倍!當然這樣的事情顯然不只是發生在特斯拉身上,其實各大品牌的4S“辦事風格”都如此,能整體換掉的絕不給你單獨維修具體零件。
因此新能源車售后維修
需第三方介入,增強行業約束
單單是修車工淪為“換件工”其實大家還尚能理解,更可怕的是汽修行業的不規范。上星期我的一位讀者,他的車行駛中全車斷電、發動機熄火、方向、剎車助力失靈等問題,非常可怕。于是前往4S檢修。
結果4S方面查看了該用戶的車輛后,就在用戶面前“表演起來”了:各種試車、抬出電腦各種讀取數據……最后給出診斷意見:發動機ECU電腦版廢了,需要更換整個模塊,車子需要留在店里……
讀者想起以前文章里看過的知識,懷疑會不會是汽車電瓶接觸不良。于是不再理睬4S的人,自己動起手搗鼓起來,拆裝電瓶接線柱。最后故障排除,車輛恢復了正常。——傳統汽車電壓不過12V而已,車主稍微懂一點自己擼起袖管還能搞搞,可新能源車呢?電壓范圍覆蓋400~800V,誰敢擼起袖管搞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