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深水區,背后的矛盾也開始逐漸凸顯。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8萬輛和2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1.4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這場熱潮并不僅僅屬于中國,放眼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公布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已成為一種不可逆的大趨勢。
“電池荒”影響逐漸顯露
市場需求的旺盛,也讓作為新能源汽車“心臟”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日益火熱。以龍頭寧德時代為例,總市值已超過1.3萬億元。但需求的爆發也暴露出行業潛在的風險,“電池荒”的苗頭開始顯現。到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將達406千兆瓦時(GWh),而動力電池供應預計為335千兆瓦時(GWh),缺口約18%。到2025年,這一缺口將擴大至約40%。

出現“電池荒”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需求的擴張速度明顯。2020年全球共銷售新能源汽車324萬輛,同比增長43%。而2020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為20GWh,同比增長82%。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更是不必說,今年甚至有可能達到240萬輛,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累計銷量已到達58.2GWh,同比增長173.6%。
伴隨國家多年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培育,國內動力電池產業鏈發展迅速,布局完善,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國,全球CR10中,中國廠商占據一半。我們從數據看產業層面的變化,今年以來,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涌現,而新能源汽車的增長腳步快得有點出人意料。在動力電池生產方面,除了龍頭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之外,一批新秀企業也開始逐漸嶄露頭角。例如,寶能旗下的聚創新能源在去年8月份的時候,就憑借單月動力電池專利申請數躋身行業前十,以47樣位列第六,僅次于LG化學、國家電網、豐田、寧德時代和比亞迪。
聚創新能源推動技術研發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今年以來,寶能旗下聚創新能源取得的成績,頗為業內驚嘆。2021年4月,聚創新能源新申請101件專利:其中發明82件,實用新型19件,發明專利占比81.19%。目前,聚創新能源2021年累計申請專利282件:其中發明204件、實用新型78件;2021年累計授權專利77件,其中發明18件、實用新型59件。

可以說,寶能旗下聚創新能源從籍籍無名到榜上有名,完全是憑借著硬核實力得到肯定。聚創新能源將軟包電池集成效率從30%—40%提升至50%-60%,大幅降低零部件及制造成本,在行業內實現了技術突破。而其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也將運用于寶能汽車最新自研高端品牌電動汽車(內部代號GX16)。
此外,聚創新能源曾開發電池產品裝車超過47萬輛未出現過一起安全事故,其可靠性與安全性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為了在動力電池上能有更大的突破,聚創新能源不僅以國際一流水準打造頂尖的“智造”工廠,更是不惜重金引入了大量的業界頂級人才,光是來自日本的頂級電池專家就有數十位。基于此,針對乘用車市場,采用的也是全球最嚴苛的日系標準和品控。聚創新能源在動力電池行業百花齊放的當下,正不斷展現其卓越品質和過硬實力。
現在國內外有很多電池供應商,都在布局和加速固態電池的研發,但是大規模應用預計要到2030年才能看到。短期來看,由于成本還有技術等多方面的限制,固態電池目前還只是在特定的一些消費電子場景上應用。無論是車企還是動力電池企業都在積極應對電池短缺問題,盡管現在新技術路線還處于探索階段,但這樣的積極性值得肯定。
未來,期待著聚創新能源憑借更強勁的發展水平,釋放出中國智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