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由Lorenz Kunststofftechnik、Forward Engineering、 Evonik、LION Smart、Vestaro和Minth組成的財團開發出一種電動汽車電池外殼解決方案,通過輕量化結構提高汽車效率,同時成本較低。

(圖片來源:electrichybridvehicletechnology)
該方案在不犧牲機械性能的情況下,使電池重量比其他常用材料組合減輕了約10%。此外,針對電池外殼開發的玻璃纖維增強環氧SMC,可滿足所有耐火要求,并適應復雜的幾何形狀。目前,整個概念已通過測試,適合量產,即使在極端條件下也具有安全性。
Lorenz Kunststofftechnik GmbH首席運營官Peter Ooms表示:“2019年,在VESTARO GmbH的領導下,我們與Forward Engineering、Evonik和LION Smart展開合作,目標是開發一種適用于純電動車型的系列化電池概念。我們重點關注玻璃纖維增強環氧SMC的配方,使其既能滿足安全性和可加工性方面的所有要求,又能重新進入材料循環過程。”2021年,中國汽車供應商敏實集團(Minth Group)位于歐洲的Minth GmbH也加入該財團。
Ooms表示:“對于電池外殼,我們使用Evonik的VESTALITES環氧固化劑,來開發一種密度在1.5-1.7g/cm³之間的新型SMC。這種材料具有優異的性能,如抗彎強度> 350 MPa,彎曲彈性模量> 18,500 MPa,抗沖擊性>150kJ/m2。使用環氧樹脂,而不是通常的聚酯樹脂,可以避免出現使用玻璃纖維增強SMC材料時常見的其他問題。有了VESTALITES Epoxy Lorenz SMC,可以將模塑材料加工成復雜的幾何形狀,而且不會粘在模具上。”此外,Lorenz已建立回收玻璃纖維增強SMC材料的流程,考慮到汽車業的可持續性要求,這是重要考慮因素。”
合作伙伴選擇鋁作為電池外殼支撐結構,以實現簡單的幾何結構,并降低生產成本。VESTARO GmbH項目工程師Philipp Taschner表示:“底板是整個電池結構的基礎,帶有安裝電池模塊的交叉構件。電池管理系統的載板也連接在鋁底座上。”兩個鋁變形元件通過吸收功能,提供必要的側面碰撞保護。電池電芯模塊對準可實現電極分離,從而在發生碰撞時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并且更易于冷卻。
LION Smart的超級電芯概念被用于電池中。Taschner表示:“該電池電芯的設計旨在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并且具有成本效益。此外,該電池設計特別安全,因為各個電芯都被封閉在不可燃的介質冷卻劑中。”這不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還確保電池內持續保持較低的平均溫度,延緩電池老化。電池的模塊化系列連接設計,可以靈活選擇模塊數量,總體高度非常低,僅為90mm。
Oom指出:“在電池組的熱2D模擬過程中,環氧SMC外殼的絕緣性能脫穎而出。我們的材料可以在800°C下耐受10分鐘,而不會燃燒,其絕緣性能可以保護周圍的部件和材料免受300°C以上溫度的影響。在測試過程中,在工件不粘在模具上的情況下,實現3分鐘固化時間。此外,VESTALITES的SMC不會產生苯乙烯排放,只有少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排放。”
該團體就這一電池概念提供若干種配置。Taschner總結說:“目前,我們可以提供三種能源配置。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方面,可與市場上的電池型號相媲美或更好。在65kWh下,總重量為412.1 kg;85 kWh為527.3 kg;在120 kWh、800V配置下,為789.2 kg。這一整體概念呈現模塊化,并提供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