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完全取代燃油車,還有15至30年的過渡期
根據最新信息,2021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專用車累計銷量1.98萬輛,同比(2019年同期銷量為0.39萬輛)大漲約407.7%,銷量及同比漲幅均是近年同期中最高的。這組數據看著很是振奮人心。
同樣是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商用車銷量為140.8萬輛,同比增長77.4%。
這說明,在商用車中,新能源車雖然增幅大,但基數并不高。

對此,銳意泰克投資人、混合動力技術專家趙予民趙予民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稱,新能源車是一個發展趨勢,但現在要完全取代燃油車,其實還是有局限的,簡單地講,就是說現有的電池能量密度不夠。
比如說,一輛傳統的汽油車油箱能容納50升油,1升油能發3度電,50升油相當于150度電的能量,但是現在的能量密度是1度電相當于8公斤,150度電就是1.2噸,為了讓一個電動車能夠把能量存儲達到50升汽油的水平,就需要1.2噸的電池,兩者相差24倍,這就是為什么電動車在當前的技術標準和水平中還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個在汽車領域從業20多年的專業看法,我的觀點是在未來15、20年,甚至30年,這都是一個過渡期,它不會那么快地就進入到電池為主的行業。”趙予民稱。
根據這個分析,這也是目前新能源車只適合城市配送,而不適合干線運輸的主要原因。
冷鏈沒有運輸網絡,是中國蔬果爛掉三分之二的主要原因
當企業規模有限、能力有限、資源有限時,應適當調整企業戰略。
趙予民稱,銳意泰克目前先進入冷鏈物流市場,研發的所有車輛都是冷鏈物流車,就是把原先的策略進行了調整。把廂貨車這個市場放在第二步再去推。
目前全國的冷藏車有28萬輛,其中3.5噸—4.5噸的車占60%—70%。2020年,市場銷量統計大概有六七萬輛,其中4.5噸、3.5噸冷藏車的份額占三四萬輛。冷藏車所有的存量基本上都是跟冷庫相關,還有大約10%的量,是給一些企業比如說做食品的企業,做冰淇淋的企業,做蔬菜的企業等做運輸。這個量很小,是存量市場。而銳意泰克現在著手要做的是一個增量市場。
什么是增量市場呢?趙予民稱,截至目前,中國的冷鏈物流還沒有形成網絡,不像是快遞或者零擔物流一樣。因為不存在這個物流運力,沒人干這個事。以前,中國人對蔬菜和水果要求沒那么高,經常常溫運菜,中國的蔬菜、水果三分之一是爛在田間地頭,三之一爛在途中,真正到客戶手里的只剩三分之一。這幾年,隨著大家生活水平提高,隨著國家財政投入到基層的基礎設施,就是要把這些以前要爛掉的蔬菜水果收到冷庫,然后從冷庫運到城市居民家庭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