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致力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我國的能源結構也將發生變革。在這一進程中,“儲能”一詞從少為人知逐漸成為能源領域的關鍵詞。
“儲能”為什么受到如此高的關注?為什么說能源結構的調整將帶來儲能行業的興起?儲能安全嗎?
樓宇儲能具有商業化價值
過去談到儲能,大家通常想到的是常見的電池。
不過,隨著碳達峰、碳中和進程的推進,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領域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儲能也從邊緣成為能源領域的焦點。
為什么說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推進會帶來儲能的發展機會?對于這一問題,西安領充創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劉根給出答案:“風電和光伏發電主要有一個特點,就是間歇性。”
他指出,正是因為發電的間歇性,用戶需要儲能發揮調節作用,儲能這個環節的存在,可以提供一個穩定的功能單元,讓新能源就地有序消納。“我們認為儲能會從過去的從屬地位,逐漸成為一個剛需。”丁劉根這樣向記者表示。
歐盟科學院院士、中科大教授孫金華也指出,新能源有波動性和隨機性的問題,隨著季節以及天氣的變化,受影響非常大,因此要大力發展儲能產業。儲能技術是踐行和落實能源革命的關鍵環節。具體來看,電化學儲能,因為它的效率非常高、響應快,是目前或者將來最有前途的儲能方式。
此外,伴隨著新的用能方式出現,對于儲能來說,新的應用領域也應運而生,這是儲能產業發展的另一個新機遇。
例如,近些年來,電動汽車不斷發展,與此同時,它帶來的一些“副作用”也成為儲能發揮作用的新領域。丁劉根向記者介紹,比如說未來如果有大量電動汽車同時充電,會對電網產生很大沖擊。這時候如果運用儲能技術,以光伏-儲能作為電動汽車的一個充電源,就可以解決單靠電網供電難以應付電動汽車充電的情況。
上海玫克生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魏瓊分析,未來樓宇儲能的商業化價值會很大。例如,未來樓宇側的儲能可以與電網進行聯動,樓宇儲能不僅可以賺取削峰填谷的費用,還可以與電網進行交易,參加直購電交易等賺取費用。
業內人士詳解如何避免儲能事故
儲能具有廣闊的運用領域和發展前景,但與此同時,其安全性也備受社會關注。今年4月,北京一座儲能電站發生火災事故,救援過程中更是突發爆炸,造成多名人員傷亡。
而在海外,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韓國1000余座電化學儲能電站發生較大火災23起,每座電站年發生火災概率約達到1.5%。2020年3月,美國亞利桑那州儲能電站故障冒煙,消防員進入檢查后發生爆炸,造成多人受傷。
儲能安全嗎?我們如何在發展儲能產業的同時,讓這個產業更加安全?對此,魏瓊分析,從目前儲能電站發生的一些事故看,主要原因是儲能電池電芯出問題,然后是環流出問題,最后造成熱失控。
魏瓊認為,對于企業來說,目前防止出現熱失控進而產生事故的方法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是通過正向推導數據分析推導出怎樣的情況會發生熱失控,二是通過問題數據分析來判斷是否會產生熱失控。通過這兩條路徑的交叉,最后可以判斷出怎樣的電池會發生問題和風險。采取了這樣的路線,可以提前預防問題發生。
丁劉根分析,對企業而言,要防止儲能電站發生事故,可以不再考慮大規模串并聯儲能電池,而是讓電池在物理空間上進行拆分,把一個儲能電站分拆成盡量多的儲能單元。即使一部分發生問題,也不會傳遞到另一部分。
他還建議,從行業的發展來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在開展儲能項目的過程中配套強制消防措施。比如說,在建設儲能電站的同時,電站有多少兆瓦的能量,就可以儲存對等能量的水以備萬一。采取這樣的“非能動”安全系統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應對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