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特斯拉降價攪動車市

發布日期:2020-05-13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黃珮

核心提示:核心閱讀:國內零部件企業有望因進入特斯拉供應體系而受益,零部件體系的成長將反哺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日前,財政部下發的新能
 核心閱讀:“國內零部件企業有望因進入特斯拉供應體系而受益,零部件體系的成長將反哺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
 
日前,財政部下發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令特斯拉陷入了尷尬:政策明確指出,想要享受補貼,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而特斯拉的售價恰好卡在30萬元以上。
 
為應對補貼政策,5月1日,特斯拉中國官網對產品價格進行了調整,將國產Model3標準續航升級版價格由30.355萬元下調至29.18萬元,疊加補貼最終售價27.155萬元,降價幅度達10%。“前期的漲價是因為新的政策,補貼帶來了價格變化,而國產特斯拉Model3從正式上市至這次調價,車型補貼前的售價一直沒有改變。”特斯拉中國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表示。
 
價格頻繁“無預警”調整
 
記者注意到,特斯拉突然調整終端售價的戲碼早已有之,比如僅2018年,其價格就曾出現過“兩漲兩降”的波動。2018年5月份,財政部宣布從當年7月1日起進口車關稅從25%下調至15%,特斯拉迅速反應,在短短數小時后即宣布下調ModelS和ModelX的在華售價,降價幅度從4.83萬元到9萬元不等,但隨后又因關稅上調而提高售價。此后的8月和11月,特斯拉實施“先漲后降”,在上漲后的價格基礎上宣布將國內產品售價下調12%-26%。
 
顯然,本次特斯拉的調價做法也與此前相差無幾。4月24日,特斯拉中國發布新的產品價格體系,中國制造Model3標準續航升級版和長續航版售價分別上漲4500元和5000元,Model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后售價為30.355萬元,長續航版為34.405萬元,特斯拉在華最低售價重新回到30萬元以上。
 
然而,漲價不過幾日,在新補貼政策出臺后,特斯拉便宣布降價。特斯拉官方表示,此舉是為了讓更多中國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優性價比的特斯拉產品,同時滿足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要求。
 
“很容易預測的結果,最基本的經營常識。”在特斯拉官宣降價當天,理想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想在微博上表示。
 
降價引發部分消費者不滿
 
面對特斯拉官方輕描淡寫的調價解釋,部分剛剛購買了特斯拉產品的消費者顯然不滿。在特斯拉官方微博評論里,不僅有老車主們的一片哀嚎,稱“這是‘等等族’的勝利”,還有特斯拉新車主的調侃:“看我就像那韭菜,開花開花;看我也像那韭菜,發芽發芽。”
 
“4月份的時候,在車主群里聽到車子要降價的消息。為了確定消息的真實性,我還特地詢問了店里負責我訂單的銷售員。她說在群里散布降價信息的是他們的店長,店長就喜歡瞎聊。”河南省一位剛提車的特斯拉車主張女士氣憤地表示,銷售員向她保證不會降價,讓她放心購買。“結果不到半個月,Model3就降了3萬塊錢。”
 
記者通過查閱我國《汽車三包法新規政策》后發現,政策只規定車輛出現質量問題才可以換車。“新能源舊款汽車達成的協議和買賣合同,除非有明確告知,換代可以退還差價或者賠償。否則真實意思表示下,不能判定買賣合同不合理。因此合同不能隨意被解除。”有法律人士告訴記者,“但是從保護消費者權益來說,特斯拉公司工作人員為了推銷產品,采取了不正當的價格行為,確實有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比如特斯拉銷售人員在降價之前便已得到消息,卻又對消費者刻意隱瞞。”
 
利于國產零部件體系成長
 
除了消費者,特斯拉降價的舉動也在業內掀起了“巨浪”。“在打完概念戰、造型戰、智能戰后,特斯拉終于拉開了價格戰的序幕。”有國內新能源車企高管告訴記者,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的毛利潤高達20.6%,凈利潤達到了1600萬美元,在成本控制方面擁有巨大優勢。“這一系列動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競爭對手無以為繼,進一步搶占市場。”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自主品牌的嘗試旗艦產品價格基本都在20萬—30萬元之間,例如小鵬P7、比亞迪漢、廣汽新能源AionLX和榮威MARVELX等,特斯拉的降價無疑會進一步擠壓這些車企的利潤空間,給自主品牌帶來更大挑戰。
 
“這雖然殘忍,但也是樂趣。”蔚來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斌樂觀地表示,為應對特斯拉所帶來的壓力,蔚來汽車將選擇進一步提高自己產品服務的能力。
 
“從長期發展來看,特斯拉降價還是利大于弊。短期來看,由于特斯拉的價格還有很大下探空間,如果想要打價格戰,對國內自主品牌來說,利潤空間必定會受到極大擠壓。”上述車企高管告訴記者,種種壓力之下,競爭必將加劇,淘汰也會越發明顯。但與此同時,特斯拉降價也會進一步推動相關零部件的國產化。“國內零部件企業有望因進入特斯拉供應體系而受益,零部件體系的成長還將反哺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這將類似于蘋果在中國的發展歷程,通過國產化提升整個產業鏈水平。”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