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以“探討三元動力電池未來之路、推進猛獅新能源行業引領”為主題的座談會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新能源車是國家戰略部署方向,三元電池以其能量密度高等優勢為電池行業未來發展重點。根據協會對國內40多家動力電池領先企業的統計,去年一年生產各種動力電池460多億Wh,銷售433億Wh,整個動力電池規模達780多億,其中三元電池占比30%左右。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
“這主要由于國家政策對三元電池應用暫緩,導致三元電池占比不高。相信隨著國家補貼政策調整,對能量密度等要求的提高,三元電池快速發展、成為主流的方向應該是明確的,這從快速增長的原材料價格中也能看到苗頭。”劉彥龍如是說。
劉彥龍進一步介紹稱,三元電池能否大量使用主要取決于兩方面,一是價格,二是安全性。他指出,目前在三元電池安全性研究方面,國外做了很多貢獻,我國雖有大量企業、資本進入,但在扎實技術研究領域做的比較少。
福建猛獅新能源總經理王小平
作為電池廠商代表,福建猛獅新能源總經理王小平指出,按照現有水平,猛獅科技可以達到國家1.1倍補貼標準,即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高于120Wh/kg。但要在2018年至2020年達到300瓦時/公斤的標準,難度很大。他指出,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用戶體驗差距主要是在于充電時間,這很大程度取決于電池技術。他表示,今年國內產出的18650及21700型號產品不超出5億顆,猛獅科技目標貢獻5千萬顆以上。
廈門大學教授趙金保
趙金保長年從事動力電池研究工作,他強調正常使用下三元電池是安全的,電池設計時在很多結構里保證電池安全,說不安全是技術沒到位。同時,他指出,目前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太快,但很遺憾的是還沒有人在鋰電池技術上有真正貢獻,說明大家沒有好好研究,只是不斷的“copy”。大量廠家進入,烏龍混雜,導致出現問題,這不能說明電池本身不安全。實際上企業要想真正做大做強,光引進先進生產線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做大做好,技術投入必須要足夠多。
揚子江汽車集團雷洪鈞博士
那么電池真正難點在哪里?揚子江汽車集團雷洪鈞博士指出,電池難點在于單體標準化,而不是電池包。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只要措施到位,三元電池可以說是安全的。在他看來,未來三年三元電池會是絕對主力。
中國微型電動協會會長羅會明
中國微型電動協會會長羅會明則認為,微型電動車能夠率先靠自己走向市場。汽車出行作為剛性需求,雖然近年在中國發展迅速,但是千人保有量依然很低,這其中潛力巨大。但由于國內品牌號召力不足,高端產品很難成功做大,從低端入手會更容易且有很大市場。但無論是哪種車型安全性都是首要的,這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
對于三元電池安全性討論一直是有之,如何提高安全性、升級能量密度等備受關注。但無論如何,企業只有擁有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市場大潮中毅力不倒。畢竟打鐵還要自身硬,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布局,旨在“彎道超車”,實現國際性領先。那么對于新能源車“心臟”——電池,必須要把人才和技術牢牢地抓在手里,才能化繭成蝶,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