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深圳的鋰電池企業德賽電池(000049.SZ)去年實現業績增長。
4月17日,德賽電池發布年報稱,2019年實現營收184.43億元,同比增長6.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2億元,同比增長25.12%。
該公司去年基本每股收益約2.44元,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元(含稅)。
德賽電池是全球中小型移動電源領域的主要電池生產商之一,主要供應智能手機鋰電池。
根據公告,德賽電池約九成的收入,來自于消費電子鋰電池相關產品收入。
去年,德賽電池銷售了3.34億個電池封裝,同比增長3.87%;銷售電源管理系統3.95億個,同比增1.12%。其中,國外銷售收入在總營收的占比達56.53%。
對于未來發展存在的風險,德賽電池稱,若宏觀經濟出現緊縮,消費電子行業創新不足,消費者換機意愿下降,對其鋰電池相關產品的需求也會減弱。
德賽電池計劃,未來將積極開拓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等鋰電池市場,以及消費電子領域以外的鋰電池應用市場,提升其他領域鋰電池相關產品的銷售份額。
除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外,德賽電池還打算在不超過35億元的范圍內,繼續投資金融衍生品業務。
2019年,德賽電池在銀行的理財產品投資收益為1397萬元,占利潤總額的1.64%。
德賽電池稱,其投資衍生品業務的合作境內銀行,需資產規模在國內排名前15位;境外銀行包含恒生銀行、匯豐銀行、花旗銀行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境外分支機構。
該公司購買的衍生品產品的限定條件為:限于兩年以內的中短期產品:限于與匯率及利率相關的遠期、掉期、互換及期權交易;限于銀行柜臺交易。
德賽電池稱,這是為了降低外匯市場的風險、降低外匯結算成本,防范匯率波動對公司控股子公司生產經營、成本控制造成的不良影響。
對于擁有對外業務的鋰電企業而言,投資金融衍生品,是避免外匯波動的保值做法之一。去年,贛鋒鋰業(002460.SZ)也表示,為提高自有資金使用效率,拿出5億元進行投資理財。
德賽電池旗下共有三個子公司。其中,惠州電池主營中小型鋰電池封裝集成業務;惠州藍微主營中小型鋰電池電源管理系統業務;惠州新源主營大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電源管理系統及封裝集成業務。
根據公告,德賽電池已建成以廣東惠州為主,湖南長沙、越南北江為輔的三個生產制造基地。
2019年4月,該公司長沙望城智造產業園一期廠房正式投產,當年實現盈利。越南北江制造基地擴產工作順利進行,為承接產能轉移訂單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