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德國三大汽車巨頭將改變世界新能源汽車的格局?

發布日期:2020-04-07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核心提示:近日,麥肯錫咨詢公司的一席預測滿布網絡。其最新發布的《2020電動汽車指數》報告顯示: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寶馬和戴姆勒三大汽
近日,麥肯錫咨詢公司的一席預測滿布網絡。
 
其最新發布的《2020電動汽車指數》報告顯示: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寶馬和戴姆勒三大汽車巨頭的產能在2020年會翻一番,將生產超過100萬輛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70萬輛,超過中國。
 
《電動汽車指數》報告的出臺,是基于麥肯錫自行編制的一個指數,即“電動車指數”。這個指數設置了9個變量,由此對世界范圍內七大電動汽車生產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日本、中國和韓國的產業狀況進行對比。
 
但凡一種新事物的出現,都會有各種評價,麥肯錫的“電動車指數”就是對新能源汽車這種新事物建立的一種評價體系。應該說作為咨詢公司,它的反應夠快,產品設計夠高端。但至于這種評價體系是否科學,預判是否準確,又當另說。
 
早在2010年,麥肯錫根據這個指數,將中國排在全球第三位。2012年調低到第五位,2014年再度調低到第六位。這幾年,麥肯錫還真沒少在新能源汽車評價方面做事情。比如出臺《中國電動汽車調研報告》,并對中國頒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做出評價。
 
德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將在2021年超過中國,麥肯錫的這一預判是否準確,現在對它做出評價肯定是為時尚早,且不妨對他們已經做出的判斷進行一下回顧。
 
2012年麥肯錫表示,中國規劃的2015年5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難以實現。 3年之后,根據當年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58.32萬輛。
 
2013年,麥肯錫又發表了一個報告稱,美國最有可能率先普及電動汽車。事到如今,6年過去,2019年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全年銷量大概在36.9萬輛左右,市場滲透率提升至2.2%。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為381萬輛,當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市場滲透率為5%左右。經過10余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占全球銷量一半左右。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受制于多種因素。在目前新能源汽車成本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各國政府還在依靠補貼政策促其發展。同時,電池續航能力、安全性能,以及充電樁的配置等,也都會制約新能源汽車的最終消費。
 
國家剛剛公布的政策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將延長兩年。而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已經在陸續出臺各種促進汽車消費的補貼政策。在車牌松綁方面,以杭州最為開放,在2020年一次性增加2萬個指標;而在補貼方面,廣州將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
 
隨著最新政策的出臺,各地必然還會出臺更為優惠的購車政策。而前幾天北京流出又撤回的關于釋放10萬個購車指標的消息,是否會正式公布,拭目以待。
 
2020年,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進展還包括比亞迪推出了“刀片電池”。這種電池號稱“不怕穿刺和火燒”,在安全性和壽命方面領先于同類型電池。當然,它的最終性能,以及它為大眾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還需要量產化的數據出臺。但不管怎么說,這個消息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顯然是一個利好。
 
另外,判斷新能源汽車的走向,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和傳統內燃機動力相比,新能源汽車在減少排放方面的功效不錯,各國也紛紛出臺各種燃油車的禁售時間。但這不等于說,今后的若干年就一定只有新能源汽車這一條路。
 
前兩年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曾經主辦了一場“傳統燃料車輛動力技術轉型升級國際研討會”,德國博世集團、德國道依茨集團、奧地利AVL公司、德國FEV公司、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日本日產公司、歐洲內燃機協會、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中國一汽集團等均到場參會,涉及行業領導、跨國公司、業內專家等。幾位海外專家均表示,國外的車企都是兩條路并行,既有內燃機,也有電動以及混動新動能。科技部部長萬鋼也在會上明確表示,內燃機在相當長時間內依然會是汽車市場的主力。
 
顯然,未來汽車動力的發展路徑,將是殊途同歸。哪種動力能為節能減排做貢獻,能為環境保護做貢獻,就走哪一條路。退一步說,即使是新能源汽車最后獨霸天下,也不排除仍然有內燃機動力的存在。世界永遠是一個百花齊放的世界,有需求就有存在。如果德國能夠生產出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也是一件好事,那一定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以及整體經受住產品、技術、市場等多種考驗的結果。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