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浙江耀寧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GWh磷酸鐵鋰電池項目正式簽約落戶鷹潭高新區,總投資100億元,一期建設4GWh生產線。
公開資料顯示,耀寧科技脫胎于吉利汽車集團的零部件事業中心,目前已陸續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座艙和智能視覺等業務,在浙江省杭州灣、寧海、金華、山東省鄒城等地擁有多家研發及制造基地。
磷酸鐵鋰電池在經歷了3年的三元鋰電池對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大幅優勢后,在2021年實現了全線逆襲。與此同時,在成本、安全等多重因素綜合考量下,下游終端配套的選擇上出現明顯的像磷酸鐵鋰電池配套的傾向性。
此外,“雙碳”戰略目標推動下,磷酸鐵鋰一邊在電動汽車市場比重越來越高,另一邊又是未來儲能市場的主力,可以預測,未來磷酸鐵鋰的增量上將有巨大的上升空間,電池企業也紛紛入局磷酸鐵鋰電池。
2021年10月,SK Innovation表示旗下的電池部門SK On分拆獨立,目前正在開展車載磷酸鐵鋰(LFP)電池的開發, LG 新能源也表示了將開發磷酸鐵鋰電池,另外三星的SDI 似乎也有意向進軍磷酸鐵鋰電池業務。
TrendForce在一份報告中預測,從2024年開始,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將超過三元鋰電池。
但三元電池并不會被完全取代,高鎳、超高鎳以及無鈷三元電池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優勢依然明顯,其優質性能是磷酸鐵鋰電池無法取代的。有機構預測,2025年三元高鎳在國內動力電池中滲透率將達到62%,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95%,在全球動力電池中的滲透率達到66%,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90%。
現階段,寧德時代、LG新能源、三星SDI、SKI、松下等中日韓頭部電池企業都已經開始量產供貨高鎳電池,相關技術路線靠向更高鎳比例的9系鎳電池。相關機構認為,2022年高鎳電池將大規模放量,高鎳三元電池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