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如何裝到家門口》系列報道之四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部分新能源汽車車主為愛車充電現場,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持續進行關注。沒有自主產權車位無法安裝私人充電樁,公共充電樁上停著燃油車……那么,本市的公共充電樁整體建設和使用現狀如何?居民對新能源充電樁的建設又有著什么樣的期待?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充電樁進小區難,車主可以選擇公共場所建立的公共充電樁。那么,本市的公共充電樁整體建設和使用現狀又是如何?
居民期待公共充電樁早日“裝到家門口”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部分新能源汽車車主為愛車充電現場,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持續進行關注。沒有自主產權車位無法安裝私人充電樁,公共充電樁上停著燃油車……那么,本市的公共充電樁整體建設和使用現狀如何?居民對新能源充電樁的建設又有著什么樣的期待?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公共充電樁進小區有點難最大問題是沒有公共停車位
記者走訪中發現,在市區街頭建成的公共充電站中,不少是“特來電”充電樁。于是,記者聯系了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邢臺子公司。其市場負責人焦立卓介紹,他們在市區公共場所建有46個公共充電站,還有兩個小區使用他們的設備在小區內建成公共充電樁。
在焦立卓看來,公共充電樁進小區,難度不小。目前,他們公司公共充電樁進駐小區較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公共停車位。他說,在停車位緊張或未設停車位的老舊小區,想安裝公共充電樁更不易。同時,老舊小區還存在配變電容不足的問題,也是阻礙公共充電樁進入的原因之一。
“老舊小區內多數停車位緊張,而且都是公共停車位,屬于公共資源。如果同意安裝私人充電樁,會引發其他居民的不滿。”據守敬北小區一社區服務站負責人介紹,因沒有個人產權的車位,所以在老舊小區安裝私人充電樁就無從談起。個別車主從自家拉線充電,也確實存在安全隱患。而公共充電樁進小區,因場地、基本設備等原因也不容易實現。
市區共有500多個充電樁小區外的公共充電樁使用率較低

充電樁進小區難,車主可以選擇公共場所建立的公共充電樁。那么,本市的公共充電樁整體建設和使用現狀又是如何?
家住信都區三奕潤城小區的市民馬先生說,他們小區已建有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愛車在小區內充電很方便。同時,市區的公共充電樁也不少,作為應急也能及時給愛車充電。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7000多輛,已建成50多個公共充電站,共有500多個充電樁。從各個充電站的電量數據上來看,這些公共充電樁使用率比較低,本市公共充電樁建設量已超前。這一數據也說明,不少車主選擇了自建充電樁或在家充電。
由于公共充電樁都是由企業或第三方投資建成,使用率低就意味著商家的利潤較低,商家投入的積極性也會降低。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本市還是會相應增加公共充電樁的數量。
居民期待小區改造、建設時把“充電”考慮進去
“希望在老舊小區改造中,能夠將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問題考慮進去,為公
共充電樁進老舊小區提供必要的條件。”襄都區塔林小區居民胡先生說,他了解到在天津等地,在充電樁運營企業、小區物業、居委會的多方合作下,將公共充電樁成功引入了小區,這些便民的做法讓他對本地老舊小區建設公共充電樁充滿期待。
針對已建成的新小區居民,記者也進行了采訪,他們期待小區的前期規劃中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外地已經有充電車位和普通車位之分。”市民張女士說,她購買的新房還沒有交房,個人產權的停車位不少,但小區沒有規劃公共充電樁,她覺著以后的小區內也應該設置個人充電車位,或者公共充電樁,方便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充電需求。
“現在市區的公共充電樁不少,但在管理方面還有待提升。只有后期管理跟上了,車主充電才能更方便。”市民劉女士介紹,禁止燃油車占用充電車位,也會提高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