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創新航”)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其招股說明書。此前有消息稱,中創新航此次IPO擬募資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95億元),有望成為2022年迄今香港最大規模的IPO,計劃年內正式登陸港交所。

據招股書中顯示,中創新航此次募資將用于新建和擴建多個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產業基地項目;先進材料、先進電池及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技術開發;實驗、中試能力建設及先進制造技術開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中創新航在招股書中對自己的介紹是“在中國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第二、是中國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中于2019年至2021年間唯一一家每年同比增長率超過100%的企業”,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創新航的電池裝車量僅為0.71GWh,到2021年就達到了9.05GWh,位列中國第三,全球第七,增速確實迅猛。并且在國內裝機量排名前五的電池企業中,中創新航也是唯一未上市的頭部電池企業,其估值已高達630億元,是鋰電行業最大的黑馬。
從寧德時代手上搶來重要客戶
按照慣例,招股書不會直接披露具體的客戶或供應商,但從中創新航電池的配套也可以看出具體的客戶情況。據電車匯統計,自2021年至今,中創新航共計配套了24家車企的80款車型,配套數量最多的為廣汽集團。

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0.7%、83.2%及82.9%。同期內,中創新航最大客戶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9.6%、55.1%及51.9%。

招股書原文是這樣說的,我們的產品已批量交付于行業領先的新能源車制造商,尤其是國內知名汽車制造商,例如廣汽埃安、長安新能源汽車、吉利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關聯公司威睿電動汽車技術(寧波)有限公司、零跑及新能源車品牌客戶X。我們為客戶提供VDA系列電池、590系列三元電池及磷酸鐵鋰電池產品,用于乘用車及商用車在內的各種新能源車。我們的產品和品牌以其安全性、可靠性及質量得到客戶的廣泛認可。例如,我們對廣汽埃安Aion系列的滲透率已超過70%;我們已成為長安新能源汽車奔奔(參數丨圖片)E-star、逸動EV460、CS15、CS55、UNI-K以及其他新能源車型的主要電池供應商。
如今中創新航的第一大客戶為廣汽集團,但廣汽集團過去的主要電池供應商為寧德時代, 以廣汽埃安為例,埃安系列車型在2020年的電池供應商有寧德時代、孚能科技和中創新航,并且埃安2020年全年申報的63個車輛型號中,有30個型號電池供應商為寧德時代,但是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廣汽埃安申報的新車就未再搭載寧德時代電池了,僅僅申報了5款搭載時代廣汽電池的車型,其他車型的電池供應商主要就是中創新航。
中創新航不僅讓廣汽成為自己最大的客戶,自己也成為了廣汽埃安最大的電池供應商,占比已超過70%。
盡管中創新航從寧德時代手上搶到了重要客戶,但目前兩者的財務指標仍有較大差距,中創新航的總收入由2019年的17.34億元增至2021年的68.1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8.3%。2021年,其主營業務動力電池占總收入的比重為89%。雖然業務增速較快,但中創新航去年才首次實現盈利。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分別盈利-1.56億元、-0.18億元、1.12億元。而寧德時代2021年預計盈利140億-165億元,同比增長150.75% - 195.52%。

同時毛利率也有較大差距,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毛利率分別為5.2%、13.7%及5.5%,而寧德時代2017-2020年動力電池系統的毛利率分別為35.25%、34.1%、28.45%、26.56%。
IPO募資沖刺產能
招股書顯示,中創新航2021年的產能為11.9GWh,產量為11.33GWh,產能利用率達到了95.2%,生產線基本是滿負荷運轉。

目前中創新航正在快速布局產能。去年11月,中創新航規劃產能從原來的2025年實現300GWh的目標提升為500GWh。先后宣布常州/廈門三期擴產項目,新建成都、合肥、武漢生產基地項目的消息,僅2021年為止,中創新航已簽約落地產能達到250GWh。
今年1月25日、26日,中創新航再度于廣州、江門兩地投建新的生產基地,兩大基地合計投資達400億元,規劃新增100GWh產能。截至目前,中創新航已經規劃8大生產基地,推動形成珠三角、長三角、西南地區、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等五大產業基地集群。
中創新航已歷經數輪融資,其投資者包括國投創合、創合鑫材基金、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基石資本、紅杉中國、廣汽資本等等。最新一輪股權融資是在2021年9月,募資規模為120億元。此輪融資中,新進駐武漢、成都等政府國有投資公司、國家制造業轉型基金等國有資本。
中創新航在招股書中稱,基于現有關于募投項目的產業基地,我們估計每個相關產業基地項目當下的產能預計將在10GWh至20GWh之間,每個產業基地相應的投資金額約為人民幣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同時,我們將擴建現有的產業基地,增設多條生產線,并且持續進行技術改造升級。我們預期于2022年及2023年有效產能將分別擴大至約25GWh及約55GWh。
此番中創新航IPO,還有一項引人關注的地方,那就是與寧德時代的專利糾紛。
2021年7月,寧德時代向法院起訴中創新航專利侵權,涉案專利涉及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并且涉嫌侵權的電池已搭載在數萬輛車上。根據招股書,寧德時代起訴中創新航侵權的電池相關專利共計五項,涉及正極極片及電池、防爆裝置等技術。寧德時代要求中創新航停止制造和銷售上述侵權產品,并向其索賠1.88億元。
中創新航在招股書中對該事項做了特殊說明,稱寧德時代的申訴將不會對本集團的整體業務、財務狀況或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并且已就該五項由寧德時代持有的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權無效,且該申請現正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審閱。
同時中創新航還強調,盡管于2021年8月我們收到了上述訴訟,但我們的產品訂單以及我們的裝機量仍然持續增長。我們于2021年11月當月裝機量突破1GWh,于2022年1月,我們的裝機量達到1.2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