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預計,未來鈉離子電池將有望逐步取代鉛酸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形成互補,降低動力電池行業對境外鋰資源的依賴。
鋰資源“焦慮”日益加深,鈉離子電池的關注度則不斷升溫。
3月4日,鈉離子電池公司眾鈉新源宣布完成由碧桂園創投獨家領投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資金主要用于擴產研發及量產技術團隊。
在此之前,去年12月,眾鈉能源就已完成一輪數千萬元融資,領投方為同創偉業,蘇民資本、一汽力合及鑫睿資本聯合跟投。融資資金主要用于材料中試、電芯設計開發及科研團隊擴充。
成立于2021年1月的眾鈉能源,是一家新銳鈉離子電池企業,產品主要為硫酸鐵鈉電池,應用場景包括大規模儲能、低速電動工具等領域。據了解,其第一代量產產品將在年內啟動交付。
三個月內連獲兩輪融資,眾鈉能源總經理夏剛表示,眾鈉能源將持續在技術驗證、規模量產和商業落地層面匯聚人才,夯實基礎,為迎接后期的產品大規模交付做好準備。
高工鋰電注意到,從2021年開始,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開始越來越受產業關注。
截至目前,包括寧德時代、中科海鈉、鈉創新能源等電池企業紛紛入局鈉離子電池賽道;容百科技、格林美等材料企業也在不斷開展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探索。
去年7月,寧德時代正式發布其鈉離子電池技術,稱其第一代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已經達到160Wh/kg,常溫下充電15分鐘,電量可達80%以上;在-20°C低溫環境中,也擁有90%以上的放電保持率;系統集成效率可達80%以上。
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原理相同、工藝類似、設備兼容,兼具低成本、倍率性能好、長壽命和高安全性能。業內預計,未來鈉離子電池將有望逐步取代鉛酸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形成互補,降低動力電池行業對境外鋰資源的依賴。
在市場應用上,鈉離子電池有望在低速電動車、電動船、家庭/工業儲能、5G通信基站、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和智能電網等多個領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