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關于本市進一步推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正式施行之際,北新涇街道深化數字化治理,將轄區機動車共享充電樁的設備數據接入“一網統管”平臺,實現了市區街道三級數據共享。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購買新能源機動車,為切實滿足居民充電需求,北新涇街道優先在無固定停車位且電力容量有限的售后公房小區,聯動各部門突破難點、布局機動車共享充電樁。
截至目前,街道已在天蒲小區、新涇三村及新涇五村安裝了17根機動車共享充電樁。天蒲小區和新涇三村更是先后榮獲“2020年上海市充電樁示范小區”“2021年上海市充電樁示范小區”稱號。

然而,機動車共享充電樁的成功安裝和正常使用只是第一步。如何及時了解設備運行情況?如何更科學合理得進一步布局點位?以這些問題為出發點,北新涇街道主動跨前與轄區設備安裝單位國家電網深度溝通,并與區城運中心、第三方公司合作,成功將設備數據接入“一網統管”平臺。
大屏可實時顯示轄區17根共享充電樁的工作狀態,綠色標識代表設備正常,黃色標識代表設備出現故障,紅色標識代表設備需檢修。同時,依托第三方公司的數據算法模型,街道可定期獲取共享充電樁的日充電量、月充電量等信息,實現市區街道三級數據共享。

據介紹,近一個月,新涇三村8根充電樁月充電量2603度,新涇五村3根充電樁月充電量1164度,天蒲小區6根充電樁月充電量653度。根據數據信息,街道可引導天蒲小區周邊新能源車錯時錯峰有序充電,進一步提高該小區共享充電樁的利用率。
目前,街道內已安裝共享充電樁的小區均建立了微信聯絡群,內有小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的工作人員和新能源車主,可及時溝通情況、實現動態管理。“一網統管”平臺和社區綜合治理的雙管齊下,大大提高了街道對機動車共享充電樁的統籌協調能力。

北新涇街道共享充電樁點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