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2月28日),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主辦的2021年中國(成都)鋰業分會成立10周年紀念大會暨鋰產業鏈高峰論壇”上,贛鋒鋰業(002460,SZ)副總經理劉明談及未來鋰行業狀況。
“未來兩年碳酸鋰價格很難回調。”贛鋒鋰業副總經理劉明表示,從供需建設周期看,鋰電池周期六個月,有些只需兩個半月。供給端的正極材料需要約1年時間,慢的要1.5年,鋰材料約2年半時間,有些地方需要3年。“勘探,采礦許可,采礦,選礦……上游產能釋放需要時間。”
劉明表示,當需求市場放量時,材料供應會跟不上,造成供需失衡,這種失衡約有兩年時間,“但價格暴漲是不理性的,是短期行為。我個人認為,上游價格暴漲對行業發展不利。”

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等快速增長驅動下,全球鋰鹽需求呈現快速上漲趨勢,預計2025年需求量達140萬噸,2030年達300萬噸,“需求量的快速增長,對鋰造成很大壓力。”
“鋰鹽資源掌握在誰手里,也是供需平衡的關鍵。”劉明說,中國企業擴產速度更快,國外企業擴建速度較慢,由于有些資源開發不夠,導致鋰供應出現一段時間的緊張。
從未來國內鋰資源供應量來看,預計2025年鋰礦石提鋰產量約30萬噸,其中鋰云母15萬噸,鋰輝石15萬噸;青海鹽湖提鋰在2025年預計達20萬噸;廢舊電池回收鋰在2025年預計5萬噸;西藏鹽湖提鋰預計2025年達5萬噸。
劉明還提到,國際提鋰企業面臨不確定性,比如國際礦業巨頭滲透到鋰行業,對鋰行業供應格局產生影響;雅保(ALB.N)從鹵水提鋰轉向礦石提鋰,對鋰的供應又有決定性影響,是未來供應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