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從“里程焦慮”到“補能焦慮”公共充電樁資源基本靠搶

發布日期:2021-12-28  來源:信網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從“里程焦慮”到“補能焦慮”公共充電樁資源基本靠搶
 
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有望突破340萬輛的喜報言猶在耳,關于電動汽車里程和補能焦慮的問題,已從熙熙攘攘的國慶高速路上蔓延到了寒潮侵襲的北方地區。
 
低溫之下,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內部反應物質活性下降、電解液變得黏稠,續航里程顯著下降。如此“掉電”刺激充電需求大增,本就不寬裕的充電樁資源基本靠“搶”,令數量日益增長的新能源車主苦不堪言。
 
如何解決里程焦慮?業界目前達成的共識,是增加電池的密度和容量。然而,盲目增加續航里程并不明智,隨著電池組尺寸的增加,充電時間也會增加。以目前技術水平,每增加1度電,意味著增加約5.5KG的重量。而且,電池容量增加還會導致可能出現異常充放電事故的風險。
 
據《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顯示,以“攤大餅”著稱的北京,通勤距離達11.1公里,名列國內各大城市之首。11.1公里是一個平均通勤距離,考慮到特殊因素,一般車主日常上下班可劃入50公里區間。如此,一周下來300公里的通勤路程基本可滿足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
 
客觀來看,明確用車使用場景,會遠比簡單粗暴地提升續航里程更有用。在目前的大交通體系下,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更符合實際用車需求,純電動車型最合適的使用場景仍集中在高頻的本地日常短途通勤上。這也就能解釋,為何作為新勢力中唯一混合動力車型的理想ONE能久立其間而不倒;續航120KM的五菱宏光MINI EV能戰勝一眾敵手,悶聲穩坐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的頭把交椅。
 
事實上,純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問題,從來不會因為續航里程的無限提升而有所緩解。如今,動輒500公里起步的新車型不斷問世,已接近甚至超越大部分小型燃油汽車的滿箱油續航里程,但里程焦慮甚至不減反增。
 
 
 
問題出在“質”“量”兩個方面。首先,相比遍布全國大江南北的完善的加油站體系,飛速鋪排建設中的充電補能體系至今仍不完善。
 
充電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份,全國上報的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210.5萬個。而截至2020年,國內加油站數量也只是11.9萬座,充電樁的數量是后者的約20倍,但這一靚麗戰績卻經不起推敲。
 
充電樁能否滿足新能源車的充電需求,“車樁比”指標很關鍵,比值越低,充電樁的供給越充分,充電越便利。然而,同時期我國新能源車型保有量為678萬輛,車樁比例還不到3:1.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初期,相關部門偏重于扶持整車,輕視了配套供應鏈企業和使用服務企業的生態建設,使得整個產業鏈發展并不均衡。早期重建樁、輕運營的發展模式下,公共充電樁廢棄率高企,行業平均利用率只有4%左右。
 
小小充電樁,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新能源汽車大市場。要建設更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不能光靠政府和充電設施運營商,新能源車企同樣應當有所作為。從目前反饋的問題看,構建布局合理、高效完善的充電服務網絡已成為亟待突破的關鍵點。相關部門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為解決“在哪建”“建多少”的問題提供數據支持;車企亦可對充電樁、換電站、移動充電車、電池包等加換電服務進行不同的嘗試和探索。政府與企業雙管齊下,新能源車的發展與相關配套設施齊頭并進,才是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既可解決車主充電難的現實問題,也可成為實現“碳中和”遠景目標的真正助力。




 

 
關鍵詞: 充電樁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