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但自用充電樁安裝難問題仍困擾廣大新能源車主。記者近日海口走訪發現,雖然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個人可申報安裝自用充電樁等設施設備,但是部分物業因小區消防安全、電力容量等因素影響,拒絕業主在自有車位安裝充電樁。
【記者走訪】
業主:買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安裝遇難題
家住海口美莊小區的業主李先生最近很苦惱,他購買了一輛新能源車,當他準備在小區地下車庫的私人車位上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時,卻遭到了物業的阻攔。此后,他多次因小區沒地方給新能源車充電一事向物業反映,但至今未得到解決。“我就想在自己的車位上安裝充電樁,咋就這么難呢?”
美莊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開始,不少業主反映小區新能源汽車充電難,想安裝自用充電樁,但有部分業主擔心,車位上安裝充電樁后,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對此物業只能協調處理。
記者昨日了解到,海口靈山鎮政府黨政辦、信訪辦及物業工作人員已到現場查看情況。靈山鎮政府信訪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區可以就充電樁安裝一事,通過召開業主大會進行表決,少數服從多數。物業也可以在小區選一個比較空曠的地方安裝充電樁,方便業主充電。目前,美莊小區的業主已收到靈山鎮政府關注充電樁問題的最新協調通知,通知稱將積極配合解決問題。
海口瓊山區學苑公寓一名業主反映,他購買了小區的地下停車位,但無法在車位上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記者了解到,為滿足小區新能源車車主的充電需求,物業在小區A座北邊的通道上安裝了5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每臺充電樁覆蓋4個停車位,目前小區共有新能源汽車約30輛。此外,該小區地下車庫早期的供電線路設計無法滿足業主安裝充電樁的需求,業主如果想在地下車庫安裝充電樁,需要對整個地下車庫線路進行改造增容,且存在安全隱患。
海口世貿雅苑小區業主王先生曾撥打本報熱線反映,小區住戶較多,車位緊張,后來他看到小區物業貼出通知,建議有計劃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業主慎重考慮,“一方面政府部門鼓勵大家購買新能源汽車,另一方面物業卻建議大家慎重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到底該怎么辦?”王先生表示,小區如果要安裝充電樁,需要進行系列改造,但改造時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且取得大部分業主的支持才能推進,“自用充電樁進入小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啥難題】
消防安全等成安裝充電樁“攔路虎”
記者隨后走訪了海口部分小區,發現仍有不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業主遇到了充電樁安裝難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是沒有獨立車位,安裝充電樁需經過業主或物業同意。記者走訪發現,海口西沙路和萬華路一帶的龍興公寓、大天花園和江南花園等小區,想有專門的車位安裝充電樁基本不可能。“大家平時停車都是搶車位,哪有地方安裝充電樁?”
第二個是用電容量問題。海口不少老舊小區在建設之初,供電線路設計并沒有考慮安裝充電樁一項,用電容量有限,向物業問及充電樁一事均被一口回絕。
第三個是消防問題。記者走訪發現,此類問題在老舊小區表現尤為明顯。不少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均表示,小區的防火分區、間隔及耐火等級不符合安裝充電樁消防防火要求,存在不小的消防安全隱患。
第四個是資金問題。不少小區如確需安裝汽車充電樁,首先要進行用電容量擴容改造,重新完善防火分隔等系列改造。記者先后走訪10多個小區,部分小區物業表示,小區未針對此項設立專項資金,業主可通過自籌或者申報維修基金等方式解決,但一些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無法通過此方式解決資金問題。
【如何解決】
部門:滿足相關條件的個人可申報安裝自用充電樁
據了解,2020年10月10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以及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住宅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管理流程的通知》,明確加快推進住宅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提出滿足相關條件的個人即可申報安裝自用充電樁等設施設備。
記者了解到,從消防安全的角度,目前家用充電樁建設需符合《海南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技術標準》中關于消防方面的要求,以及《海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消防安全要求》的條件。兩個文件都對家用充電樁在選址、設備功率、管線敷設以及停車場所防火單元設置、安全疏散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如停車庫內充電樁功率不能高于7kw,樁體不應設置在低洼積水處、車庫應配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按照住建部門意見,只要符合這兩個文件的規范要求,業主即可申報自建家用充電樁。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根據《海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省級補貼實施暫行辦法》,我省目前僅面向對外運營并接入省級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平臺的充電設施和省級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平臺進行運營補貼,對個人自用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無補貼。
專家:探索對小區周邊停車場、停車泊位進行改造
為加快我省充電樁建設,在近年的省“兩會”上,不少委員代表提出了許多建議。去年,省政協委員王惠仙建議,應加大對居住區充電設施的接入服務,加快新建小區、停車場、加油站以及國道、省道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對小區周邊停車場、停車泊位進行改造,逐步增加老舊小區周邊配套充電設施的容量,有效解決老舊小區新增配套充電設施場地不足的問題。推進新建住宅小區停車位配套充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工作。公共充電樁建設應均衡發展,盡量避免“有車無樁”及“有樁無車”現象的產生,統一建設標準,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同時,優化使用充電樁補貼模式。
此外,王惠仙還建議以補貼充電卡的方式將補貼款直接補給用戶,實行差異化用電價格,加大波峰波谷電價區分度,引導用戶多使用波谷電,真正減少用戶的用電費用。加強充電樁建設要素保障。根據我省已出臺的相關文件要求,建議市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建設地點、建設類別,并納入市縣“多規合一”,確實保障充電樁建設的規劃用地等要素。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等有關職能部門,結合職責分工,研究推進充電樁建設的具體措施并組織實施。(記者 蘇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