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8 日,深圳地鐵 16 號線田心車輛段迎來首列電客車,標志著深圳地鐵 16 號線已經具備車輛調試工作條件,為線路通車試運營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深圳地鐵 16 號線是"東進戰略"的重點民生工程,起自龍崗區大運站,止于坪山區田心站,正線全長 29.2 公里,設車站 24 座,田心車輛段 1 處,龍城公園停車場 1 處。此次接車的田心車輛段是 16 號線的車輛基地與大、架修基地,由聯合檢修庫、運用庫、綜合樓、物資總庫等共計 17 個單體組成,總建筑面積約 17.36 萬平方米。

據深圳地鐵集團介紹,新到段列車在運行安全保障方面進行了升級。列車配備了多維度的安全探測系統,能夠接觸式、非接觸式探測障礙物,通過物理探測、視頻傳感器組合,實現對軌行區各類障礙物的精準檢測和提前預警。此外,列車在行駛過程中,還能對軌道前方約 500 米范圍的其他車輛或異物進行監控、預警,測量距離遠、精度高,能夠掃除"盲區",清理"死角",高效應對地面復雜軌道交通運行環境,提高運行安全。
相較于以往列車,16 號線列車在外觀與內飾打造上也有較大改進。列車車身采用大面積鏡面材質,運行時仿佛一面行走的鏡子,映照出隧道穿梭與車站內景之美。內裝造型中座椅端板采用優雅的海豚形態,屏風采用優美的弧形收邊,屏風架子采用活潑的小魚兒造型,與深圳的沿海風光相呼應。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地鐵 16 號線為全自動運行線路,車輛為 A 型車 6 輛編組,運行時速為 80 公里 / 時。由于采用了目前最高級別的 GOA4 全自動駕駛技術,車輛可實現不需要司機和乘務員參與下的全自動運行以及在故障情況下的自動恢復。
16 號線列車還配備了一套覆蓋面廣、功能全面的健康管理系統,實時對牽引、輔助、制動等系統進行監視及深度診斷,可對整車及關鍵系統進行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全壽命周期履歷管理、故障預測及健康管理,實現車輛運維的智慧化升級。
16 號線預計 2022 年通車,屆時,將支撐深圳向東部拓展,對于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嶄新活力,推高區域經濟勢能發揮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線車站主體結構完成 100%,區間盾構完成 100%,附屬結構、軌道工程、裝飾裝修、系統設備安裝、機電設備安裝等工程正在全面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