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日,天津日報以《小區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待解》為題,報道了我市部分小區充電樁安裝難的問題,報道刊發后引起讀者廣泛關注,同時也引起相關單位的高度重視,物業公司主動聯系業主解決難題,出謀劃策。
對于格調松間北里小區居民充電樁安裝難的問題,物業公司說,小區地上有四個公共變電站(也就是俗稱的黑號站),電力工作人員多次到現場查勘,發現公共變電站增容沒有問題,但是無法從公共變電站引線到地下車庫;如果從小區自己的供電設施(也就是紅號站)引線,供電設施改造費用約100萬元。目前公司正在對這個問題做調研,會結合居民的實際需求,參考周邊小區物業的經驗,給地產開發公司提供改造建議。
中鐵諾德名苑小區業主郭女士反饋說,媒體關注此事后,物業工作人員也主動聯系她,表示可以申請安裝充電樁,因為小區正在嘗試新的線路鋪設方案。
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次新小區也有不少成功申請安裝充電樁的案例。全運村天葵園小區是2016年前規劃建設的小區,地下車庫沒有配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安裝容量和設施,從地面的黑號站引線會破壞路面和景觀,需要業主大會或者業委會的授權。在多方努力下,物業公司得到業主授權,小區充電樁線路改造方案獲得通過。電力部門從地面黑號站到地下車庫之間安裝了三根電纜,每根電纜可以連接30個充電樁,基本滿足了該小區現有業主充電需求。“從地面變電站引出電纜后,沿綠地鋪設,沿通風管道進入地下車庫,鋪設電纜100多米,費用五萬元左右。”
服務
個人如何申請充電樁
在整個采訪調查中,記者發現一個問題,不少4S店承諾上門安裝充電樁,但是相應的安裝手續還是需要業主協助辦理。安裝一個充電樁,牽扯到物業、業主、車位等多方面因素,那到底該如何辦理充電樁的安裝手續,辦理之前又需要做哪些準備呢?
業主購買新能源汽車之前,先要做這幾件事:第一,車位使用證明,包括固定車位的產權證明、使用權證明或者長期租賃證明;其次,咨詢物業或者電力部門,小區變電站到車位之間,是否具備安裝充電設施的條件;第三,物業公司能否出具允許施工證明。
如果以上條件都具備,業主購買新能源汽車后,就可以向電力部門申請安裝充電樁。城南供電公司河西所工作人員表示,電力部門已開通綠色通道,“個人申請充電樁,提供車位、身份、物業和購車四個證明材料即可,其中車位證明必須是車位產權證明或者車位長租證明,物業證明指的是物業經過現場核準,同意在該車位安裝充電樁以及相應電表的施工證明。”
國網天津電力表示,除了充電樁綠色通道之外,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電力部門還與新能源汽車銷售企業聯系,推行“聯網通辦”業務,將辦電服務窗口前移,為客戶提供購車、接電、裝樁“一站式”交付體驗。
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為保障購置電動汽車居民的充電需求,根據國家相關部委頒布的《關于加快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的要求,國家電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會免費為具備安裝條件的居民安裝充電設施。
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具備安裝條件”,除相應的電力設施外,還有一系列其他因素。按照物權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小區所在區域屬于全體業主所有,在此范圍內進行充電樁施工建設應征得業主委員會同意,物業公司會綜合考量相關業主的意見,以及消防、施工影響等因素,對是否同意居民安裝個人充電樁做出判斷。
因此居民申請安裝個人充電樁尚存在諸多條件限制,再加上電力配套等因素的制約,無法實現“一車一樁”的充電需求。還需要因地制宜,通過私人充電樁、公共充電樁等模式共同解決充電難題。
思考
私人充電樁普及帶來新問題
某充電樁建設企業負責人趙經理表示,私人充電樁在新能源汽車閑置的時間做能量補給,基本可以滿足一周通勤的需要,極大解決里程焦慮問題。但是同時帶來一個新的問題,目前在新能源汽車尚未普及的情況下,小區的公共變電站等配套的電力資源還有約50%的富裕容量,按照現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未來幾年小區新能源汽車占比將大大提高,如果新能源汽車車主都要求“一車一樁”,屆時小區配套的電力容量將存在不小的缺口。而且目前私人充電樁利用率太低,據統計,目前已建設的私人充電樁閑置率在75%以上,平均每周的使用頻率2至3次,甚至更少,這對并不富裕的電力資源來說是一種浪費。
因此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一車一樁”,如何提高充電樁的利用效率,更合理地滿足小區車主的充電需求,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