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排放門的陰影還沒有盡散,另一家德國重量級車企戴姆勒又卷入新的排放門。據德媒報道,德國斯圖加特地方法院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6年,德國戴姆勒公司涉嫌在美國和歐洲市場銷售尾氣排放超標的柴油車,涉事車輛逾百萬輛,包括乘用車和小型貨車,其中就有知名品牌——奔馳。
調查人員認為,戴姆勒旗下配備OM642型和OM651型柴油發動機的一些車型,在接受尾氣檢測時因作弊軟件被激活,車輛排放尾氣的過濾標準提高,能夠過濾95%至99%的有害氮氧化物;而正常上路時,作弊裝置處于關閉狀態,僅能過濾35%至85%不等的氮氧化物。

此次排放門事件會給戴姆勒帶來什么樣的后果,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兩大車企相繼卷入此類丑聞,必定會引發全球排查風暴,可能直接導致波及到其他車企,勢必引致各國加強尾氣排放的執行和監督力度。對于傳統燃油車,尤其是柴油車,本來消費者的抵觸和政府機構對柴油車的嚴格管理就已經加劇了供應柴油車的車企壓力,再加上作弊事件,可能會讓燃油車進一步走向困境,但是無論燃油車如何血雨腥風,對于新能源領域卻是一次絕好的機會,或許新能源才是未來的出路。

無獨有偶,就在13日,華晨寶馬位于鐵西工廠內的新研發中心全面落成,這個新研發中心將主要負責寶馬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而寶馬早在2007年開始,就把新能源作為整個集團的戰略重點之一,在技術、研發等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投入,是整個市場中最早行動的豪華車企,目前實現了4款新能源汽車的量產。
或許,這可看做豪華品牌向新能源車型領域進軍的新信號。
雖然在當前的汽車市場中,燃氣車仍占據絕對的地位,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民眾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正在增加。尤其是尾氣排放丑聞的接連曝出,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車企重新審視未來發展方向,將發展方向指向新能源汽車。

但也應清楚地看到,時下新能源汽車仍然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瓶頸。首先是電池技術急需升級,過充問題、安全性能問題、一致性問題、循環壽命問題等。充電時間長,續航里程短是突出的短板。此外,充電樁的建設也是一個重大問題。一方面是充電難,想充電了找不著充電樁;另一方面是充電樁建設不合理,充電樁沒有人來充電,資源浪費現象不在少數。
無論怎樣,新能源汽車終將是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在技術不斷革新的背景下,未來的技術升級也會使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因為其優勢突出,而隨著人們愈來愈注重環保,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會取代傳統燃油車,這個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