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以6月份(59,000輛)為基本點,后6個月可以最少銷售:35.4萬輛(6×59,000),加上已經完成的19.5萬,即全年54.9萬輛。(注:這個水平與2016年基本持平,稍微過一點)。
(2)如果以6月份(59000輛)為基本點,按環比10%計算,則7月份銷售量為:(64,900 輛);8月份銷售量為: (78,529輛); 9月份銷售量為:(82,637輛);10月份銷售量為:(90,900輛) 11月份銷售量為:(99,990輛) 12月份銷售量為:(109,998輛),則后6月的銷售量為53萬輛。即全年銷售量為:72.5萬輛。(注:這個水平與2017年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水平基本一致,稍微過一點)。
(3)根據目前大勢趨勢判定,2017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接近(或者超過)80萬輛,基本靠譜的。
基本靠譜的因素分析如下:
(1)城市公交電動化已經開始發力,沒有用什么車型之爭了,清一色純電動公交車。30%目標完成在即,全年基本數據在10萬輛,沒有多大的增加值,但是底是可以保的。
(2)純電動物流車是新能源商用車有力增長點。主要因素是,大的物流公司、電商企業通過2年時間觀望和考察,開始發力。如京東對外聲稱5年內把京東物流全部電動化,菜鳥網絡也做出了5年推廣100萬輛新能源物流車的規劃。主要是物流車純電動車技術指標目前基本上能滿足其要求,這是基本點。預測全年物流電動車在15萬輛左右。
(3)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的穩步提升,個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和好感度會有所提升。尤其A00車及A0車在二、三城市普遍被認可。預測全年新能源乘用車在55萬輛左右。
(4)“雙積分政策”將刺激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增長。2018年這個政策就要實施,乘用車企業已經沒有退路了。乘用車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方面已經正式發力。
(5)政策的穩定也有利于產量穩定的增長。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政策,2017年正在逐步完善,穩步推進。新車《公告》、《推薦目錄》定期發布給予企業較大信心。
(6)動力電池銷售價格持續下降,目前基本實現年初提出下降20%的目標。整車生產企業成本壓力減少,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有一定的提高。
(7)2017年國家出臺了分時租賃鼓勵政策,深圳、成都等地一些政府積極跟進。不少分時租賃運營商紛紛宣布與車企簽訂較大量訂單。這個市場主要在省會以上形成第一波行情,時間節點在10月1號以前。
可以這樣說,2017年下半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以來是最好的黃金時期。政策已經明確、監管技術和手段成熟,市場已經預熱,產品質量已經穩定,售后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乘用車企業正式發力后,中國新能源汽車穩步拉升,是計劃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