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上線廣東“民聲熱線”。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恕明等在節目中回應了如何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在招標公告發布方面為企業減負等熱點。
電動汽車已日益走進尋常百姓家,充電樁建設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黃恕明介紹,目前廣東已有6.1萬個充電樁,充電的純電動車是13萬輛,新能源汽車是20萬車輛,充電樁的比例是1比2.39。按照國家的要求,樁車比例是1比5,廣東充電樁應該說從比例上是比較高的,但也存在布局還不均衡的問題。廣東已經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充電智能服務平臺“粵易充”,積極推動電動車與智能網、電網的能源和信息的互動,為用戶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充電預約以及費用結算等服務,上線直流充電樁有5000個,交流充電樁15000個。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省的充電樁達到35萬個,其中公共的充電樁達到15萬個,私人的充電樁達到20萬個。
黃恕明在節目中還介紹在招標公告發布方面為企業減負的措施。今后,本省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均可按照有關規定,統一在“廣東省招標投標監管網”發布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不再強制在紙質媒介上進行發布。按照要求,“廣東省招標投標監管網”將免費提供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服務,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均可免費、及時地查閱有關招標公告和公示的完整信息。
據悉,從近年市場價格來看,單個招標項目在紙質媒介發布招標公告所需費用平均約為1萬元,指定媒介精簡后實現“0”收費。按2017年全省工程建設招標項目3.2萬宗計,預計本次規定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