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能車重新點燃這個板塊!本月已漲19%,如何捕捉半導體機會?

發布日期:2021-11-28  來源:招商銀行App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新能車重新點燃這個板塊!本月已漲19%,如何捕捉半導體機會?
 
調整了一段時間后,A股半導體板塊近期又“殺了回來”。
 

 11月24日早盤,半導體相關題材再度拉升,同花順第三代半導體指數雖然沖高后漲幅有所回落,但盤中已創下新高,且在近期持續向上的過程中,突破前期高點。半導體相關的中芯國際概念、MCU芯片等題材均有所表現。

半導體板塊在這一輪反彈中,市場預期新能源車、智能汽車滲透率提升帶來芯片需求增加,是刺激因素之一。“搭車”再獲市場資金關注,半導體本輪反彈持續性如何?

11月以來反彈19%

截至11月24日午盤,第三代半導體板塊中,京泉華、銘普光磁漲停,海能實業漲超8%,露笑科技、揚杰科技漲約7%。部分半導體個股近期已是連續走強。例如,揚杰科技11月24日午盤收漲7%,在此之前,該股11月19日漲近9%,20日更強勢收獲20厘米漲停。

從板塊整體表現來看,今年上半年,在“缺芯潮”不斷升溫的催化下,半導體板塊曾開啟一波強勢行情,但漲至高位后,8月底半導體板塊開始回調。9月一個月里,第三代半導體指數跌近9%。

 10月震蕩后,進入11月,半導體板塊開始反彈,截至11月23日收盤,第三代半導體指數11月以來已經漲近19%。而近期產業“大佬”表態新能源車將支撐半導體需求放量等消息,無疑為本輪反彈更添了一把火。

近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在半導體領域,電動車對半導體的需求較傳統車對半導體的需求增加5-10倍,電動車是上半場,智能車是下半場,智能車對半導體的需求更大。王傳福預測,2021年中國市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突破330萬臺,2022年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超過35%。

另外,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大勢所趨,汽車芯片缺口仍存,也受到芯片大廠關注。比如,手機芯片頭部廠商高通近期宣布,將進軍汽車領域,高通芯片將用在寶馬下一代的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系統中。 

基金收益回暖,機構調研這些股

 半導體指數上漲,跟買半導體的基金也跟著“喝酒吃肉”,規模前十的投資半導體行業的主動管理基金,也在近一個月收獲了較大漲幅,基金規模排名第二的銀河創新混合近一個月收益率達13.89%,易方達科創板、南方科創板3年定期開放混合、易方達信息產業混合、富國科創板兩年定期開放混合近一個月均有超過10%收益的良好表現。

以“all in半導體”而聞名的頂流基金經理蔡嵩松旗下基金諾安成長混合,三季度凈值增長率-3.60%,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而就在二季度,這只基金的凈值增長率為39.49%,還曾以98億元利潤登上公募基金季度利潤榜榜首。

雖然三季度業績有所下滑,但蔡嵩松對半導體的前景依然樂觀。他在三季報中表示,本輪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根源在于科技創新,創新需求側的提升是線性向上的,而產能資本開支的擴張是非線性的,這就導致了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矛盾。

而新冠疫情、美國對中國科技的封鎖等因素又使之加劇,短期之內這一矛盾無法緩解,只能在新增產能陸續達產之后再動態觀察供需關系。現在還遠未到擔憂行業景氣周期結束的時候,觀察時間窗口在明年下半年。在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的背景下,隨著產業關鍵技術的突破越來越近,繼續重點關注四季度芯片板塊機會。

機構已經行動起來,調研半導體板塊相關公司。近一個月來,有29家半導體上市公司迎來機構調研。其中,中晶科技、蘇州固鍔、力合微、江豐電子等4家公司被調研了2次,兆易創新等公司雖只被調研了一次,但是吸引了幾百家機構,其中有89家為基金公司。

“搭車”反彈,關注哪些方向?

 電動化、智能化是汽車未來升級的兩大方向,這已是明確的行業共識。其中,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對芯片需求相對更多,另一方面,雖然傳統汽車也在向智能化進發,但更常見的情況是智能化場景更多、更早在新能源車上應用,因此目前不少市場觀點認為,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為車用半導體打開更大需求空間。

國金證券表示,近年來電動車滲透率持續提升,但車用半導體缺口仍在擴大,預計未來15年,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于2020-2035年復合成長率可能超過20%,遠超過全球半導體市場在同時間的復合成長率的5-6%,每車半導體價值從2020年的268美元,到2035年將增至2758美元。

另一方面,供需天平的另一端,雖然近期隨著疫情緩解,馬來西亞等亞洲半導體重要出口國生產有所恢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缺芯”預期,但從整體情況而言,當前半導體需求缺口依然存在,恢復尚需時日。

從產業鏈角度,中銀證券分析指出,全球半導體大部分仍處于短缺狀態,下游終端廠商對半導體需求仍處于積極狀態,晶圓廠產能擴張落實勢在必行,半導體設備供不應求。

半導體產業整體景氣度仍有支撐的大背景下,看向行業內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日漸增強,機構亦關注其中國產替代機會。

 目前,功率半導體市場主要被海外大廠占據,國內企業高端產品自給率有限。但東亞前海證券認為,目前全球功率半導體缺貨漲價現象仍未改善,中國功率半導體企業有望把握機遇,加速推進國產替代,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中金公司也指出,新能源車、光伏&風力發電、智能電網市場持續高速成長,功率器件短期供需不平衡促使下游客戶轉單至國內廠商。預計2022年國產功率器件向高端延伸有望帶來營收規模及盈利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在2020年、2021年“缺芯”矛盾集中演繹后,看向未來,2022年至2023年,若半導體產能繼續恢復,行業也可能出現結構性變化。中信建投證券就在近期表示,2022年半導體需求結構或進一步分化,產能緊缺態勢將結構性緩解,尤其是消費相關的品類;而對于工業、汽車和新能源相關的品類,產能或仍將呈現緊缺態勢。該機構提出,對半導體板塊,后市關注景氣度和國產化兩條主線。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