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溶劑到六氟磷酸鋰再到電解液,石大勝華鋰電材料向下一體化布局“野心”浮現。
11月8日,石大勝華發布2則重要公告,宣告啟動電解液及液態六氟磷酸鋰擴產。
一是,擬總投資16億元,建設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建設周期15個月,預計2023年2月份建成投產。建設主體為全資子公司勝華新能源科技(東營)有限公司。
二是,擬總投資5.6億元,建設10萬噸/年液態六氟磷酸鋰項目。計劃2021年12月啟動,2023年2月底達到基本試生產狀態。建設主體為控股子公司東營石大勝華新能源有限公司。
石大勝華是鋰電池電解液溶劑領域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市占率高達40%,本次介入下游電解液生產屬于首次。
在六氟磷酸鋰環節,東營石大勝華新能源有限公司由石大勝華與韓國電解液廠商Enchem合資設立。現有0.2萬噸/年固態六氟磷酸鋰裝置。本次涉足液態六氟磷酸鋰同樣是首次布局,10萬噸液態六氟磷酸鋰折固約為3.1萬噸。
粗略估算,30萬噸/年電解液配套10萬噸/年液態六氟磷酸鋰,約能滿足30GWh/年動力電池產能。
當前,受下游新能源汽車及儲能行業快速發展影響,鋰電池材料的需求量持續增加。GGII預計,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及儲能行業鋰電池市場出貨量將達1516GWh。
按照動力電池電解液耗用量大約為1000噸/GWh,單噸電解液配比0.12噸六氟磷酸鋰,以此計算,到2025年,全球電解液需求預計約150萬噸,六氟磷酸鋰需求預計約18萬噸。
一大明顯趨勢是,瞄準TWh時代供給市場,下游電解液市場在擴大電解液產能的同時,積極布防上游六氟磷酸鋰、溶劑、添加劑等原材料供應保障;而上游原材料也在利用原材料優勢,向下延伸構建一體化產品供應。
上下游相互延伸的產業鏈布控,或將引發市場供應格局的重新洗牌。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年初以來國內規劃新增電解液產能超80萬噸。
隨著電解液、六氟磷酸鋰、溶劑、添加劑等產能持續加碼,未來鋰電池電解液市場核心競爭最終將回歸成本與產能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