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短缺的問題仍在持續發酵。根據路透社的報道,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公司22日表示,公司預計今年減產50萬輛汽車,減產量遠超市場此前預期,這個數字約為疫情暴發前雷諾2019年總銷量375萬輛的13%。


芯片短缺 預計雷諾今年減產50萬輛汽車
不過,由于汽車價格上漲以及成本削減,雷諾公司仍然維持了今年的盈利目標。與其他車企一樣,雷諾目前也將生產重點放在了利潤更高的車型上。據了解,由于芯片短缺,全球多國的汽車制造商紛紛減產甚至停產,從而推高了汽車售價。
美國商務部稱可能會強制要求提供芯片數據
美國商務部10月21日表示,包括美國英特爾和德國半導體制造企業英飛凌在內的公司已經表態,他們會配合美國的要求,提交芯片的供需數據。美國商務部說,將根據各公司回復的數量和品質,決定是否強制執行這一要求。
路透社22日引述美國商務部發言人的話稱,包括英特爾、通用、英飛凌、SK海力士等公司,都表示計劃在期限內積極提供數據。商務部感謝他們的配合,并鼓勵其他公司跟進。美國商務部稱,目前提交資料是自愿性質的,這對提升供應鏈透明度至關重要。至于是否動用強制措施,則要看有多少企業回應,以及提供資料數據的品質。
9月23日,美國商務部召集多家與芯片短缺危機有關的企業領袖舉行半導體峰會,會上美國要求芯片制造商、汽車制造商等公司自愿交出被視為商業機密的庫存量、訂單、銷售記錄、芯片需求等數據,以解決供應問題,美國當時定下的資料提供期限為11月8日。美國的這項要求引發各國政商界的質疑。
臺積電先前曾回應不會泄露任何敏感信息,目前臺積電正在準備并將在11月8日前回應美方的要求,并表示會積極克服全球半導體供應困難。此外,韓國貿易部門10月6日發布聲明稱,美國要求的數據范圍很廣,涉及一些營運機密,韓國對此非常關切。不過韓國貿易部門21日也表示,韓國一些公司正準備在不違反保密條款和法律的情況下,審視并提交給美國可以提供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