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儲能站可以像“充電寶”那樣儲能并充放電,這樣新型的儲能項目目前正在佛山運行。9月27日,世紀互聯新一代荷儲IDC項目在佛山數據中心面向媒體開放。這是國內首個規模化儲能技術應用于數據中心的項目,率先在業內實現“數據中心+光伏+規模化儲能”的創新應用,具有綠色、節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IDC項目以數據中心為主要負荷對象,配備2MWh儲能容量作為“電力蓄水池”,輸出功率為1MW。
儲能集裝箱+光伏發電,可向電網售電
今年7月15日,世紀互聯新一代荷儲IDC項目在佛山智慧城市數據中心正式合閘,這是世紀互聯聯合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共同發布“SPEAR”創新示范工程首個示范節點項目。
該項目以數據中心為主要負荷對象,配備2MWh儲能容量作為“電力蓄水池”,輸出功率為1MW,完整的儲能系統由儲能集裝箱、PCS倉、環網柜組成,并與光伏發電系統在交流側耦合,并最終在數據中心10kV高壓側并網,使數據中心形成一個負荷可變、可調的復合體,并能根據電網需求、新能源發電需求,調整充放電策略。
其中,最核心的主體儲能集裝箱尺寸約為12m*2.4m*2.9m,從遠處看仿佛一個數據中心的大型“充電寶”。就電力容量而言,它的一個標準電力模塊相當于10萬個大容量手機充電寶。
與此同時,世紀互聯佛山數據中心樓頂建有大規模的光伏發電設施。光伏系統與儲能系統耦合,與市電共同為數據中心供電,預計光伏系統每年可供數據中心約8萬度零碳綠電。“儲能站可以將不連續的光伏電存儲,再轉換成穩定的電能給數據中心供電”IDC項目經理張川燕說。
光伏系統與儲能系統耦合,與市電共同為數據中心供電,預計光伏系統每年可供數據中心約8萬度零碳綠電。 受訪者供圖
由于電費存在峰谷價差,數據中心的儲能系統還設置了“低谷期”充電、“高峰期”放電的充放電策略,每天約兩充兩放。
目前,該儲能系統已經平穩運營兩個多月,已配合電網需求側響應調度20多次,售電價格最高可達每度電4.5元,為數據中心的運行減免部分電費。
加快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助解電力緊張
作為國內數據中心服務行業的龍頭,世紀互聯為何從數據中心跨界切入到能源技術領域?在世紀互聯高級副總裁朱華看來,這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由于能耗高、增速快,近年來,數據中心的節能工作越來越受重視。今年發改委印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明確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強化節能降耗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能源成本占了數據中心運營成本的七成左右,數據中心與儲能技術的有效結合,能提升企業乃至行業的競爭力。
從今年10月1日起,廣東省將實施新的電價政策,并對高峰時段、低谷時段及尖峰電價做了明確規定。
“隨著峰谷電費價差的逐漸拉大,廣東省最高電價差已經超過了1.17元/度。”朱華認為,新的電價政策所釋放的經濟效益,將吸引更多數據中心與儲能的結合,加快技術創新,預計未來行業中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加碼布局,涌現更多類似項目。“我們也會加大這方面投入,加快更多項目落地。”
新型儲能項目的啟用,是世紀互聯自落戶佛山10年又一重要的成果。2010年以來,世紀互聯已在廣州、佛山等地布局了多個數據中心,為佛山及華南的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
近期,受一次能源供應、燃料價格等因素影響,廣東省內機組發電能力有限,當前電力供應形勢緊張。受此影響,在用電高峰時段,佛山電力供應形勢較為嚴峻。
“如果我們的數據中心都在用儲能方式,并在電網缺電時放電,就有助于電網做好電力的平衡。”朱華表示,在實施首個新儲能試點項目過程中也得到了佛山當地的大力支持。今后公司將在更多的數據中心中推廣該技術,同時結合綠電交易、新能源消納,多重組合拳,為“碳達峰”和“碳中和”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