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發展電動汽車可以降低電力結構中火力發電比例

發布日期:2021-06-28  來源:第一電動網

核心提示:發展電動汽車可以降低電力結構中火力發電比例
目前有關建議北京地區制定禁售燃油汽車討論,網上反對聲音比較強烈。主要觀點是,我國電力結構中火力發電比例很高,如果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會提高電力消費比例,而火力發電碳排放比較嚴重,尤其是的北京地區是火力發電比較集中的地區,發展電動汽車不宜禁售燃油汽車為主要目標。
 
而深入地分析,可以發現,發展電動汽車可以充分地利用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發展電動汽車可以提高用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的使用比例,發展電動汽車可以改善的電力結構中火力發電比例。

一、大力發展電動汽車,能源供應安全是第一位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電力消費比例會越來越高。這是一個基本趨勢。但是中國能源結構是煤多、油少、缺氣,這客觀的。而火力發電將長期是中國能源的主力,這個不會變的。
 
1.一些專家呼聲大力發展天然氣汽車,卻不理解中國缺“氣”這個大背景。10多年以前,因為天然氣成本低,許多地方對發展公共汽車天然氣化的積極性比較高,同時許多城市也積極發展天然氣出租車。10年過去,但是全國公交的天然氣公交車、出租車基本退出。為什么呢?突然沒有天然氣指標了。
 
有機構統計,2015年至2019年,我國天然氣商用車產量由22,105輛增長至89,783輛。也就是說,年產量還不到9萬輛。這就是中國缺”氣”體現。
 
筆者做了深入的調研,天然氣用途比較多,發展天然氣汽車,必須要氣源保障,今天呼吁大力發展天然氣汽車的一些專家是不知道這個背景?
 
2. 甲醇是重要的化學工業基礎原料,它廣泛用于有機合成、醫藥、農藥、涂料、染料、汽車和國防等工業中。他是清潔液體燃料是不假,但是甲醇能不能成為能源工業?這是一個國家戰略性的大課題。把化學工業基礎原料用于汽車的燃料是前提的。
 
資料顯示,2016年工信部在貴陽和西安建設了甲醇汽車推廣試驗區。在貴州省貴陽市、陜西省西安市全面推廣使用甲醇出租車。當前西安市運行的甲醇汽車6000多輛,甲醇加注站20個。
 
筆者的意思,甲醇是重要的化學工業基礎原料是第一位,作為液體燃料是第二位的。把甲醇提升為汽車的能源高度,是不能沖擊甲醇是化學工業基礎原料的地位。甲醇是燃料,是不是能源?是國家層面的戰略,必須獲得國家發改委明確。
 
發展甲醇技術先進性,不是第一位的,關鍵是甲醇能不能成為能源?是最關鍵的。
 
3. 中國油“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目前有輪船、飛機、工程機械動力,還有一部分火車動力,短期內必須用內燃機,即必須用汽油(柴油)。提升內燃機燃燒效率,是必須的,但是還是要燒汽油(柴油)。
 
4.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汽車生產與銷售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其中乘用車產銷1999.4萬輛和2017.8萬輛。中國汽車每一年產銷量基本在2500萬輛水平上,還會持續20年以上。目前中國對外原油依賴度已經超73%。如果持續大規模發展燃油汽車,一定是會提升中國原油對外依賴度。后續必須要有汽油(柴油)供應的保障能力。
 
5. 大力發展電動汽車,電力供應是有保障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發電量7.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而2018年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規模達98.4萬輛,2019年銷量為84.7萬輛,2020年達111.5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
 
能源安全措施有保障的前提下,電力發展先行是中國政府的長期的國策。發展汽車必須保障能源安全,中國發展電動汽車,電力供應是有保障的,接下來,再談論節能減排措施,才是理性的。
 
二、發展電動汽車能改善我國電力結構
 
發展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是世界的共識。目前中國風電實現4057億千瓦時、光伏發電2243億千瓦時,中國風電、光伏發電已經是世界第一規模了。
 
中國的光伏和風電技術已相當成熟,但是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的特點是,隨機性和非穩態性,無法確保全天候供電,光伏和風電的無序、波動及消納是待解決的難題。
 
 
由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其分布是有區域性的,而電動汽車用戶是分散的,其電能補充方式,與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區域性形式是可以匹配的。也就是說,電動汽車可以更充分利用風力發的電、太陽能發的電。

三、發展電動汽車有助于實現“3060”雙碳目標
 
電動汽車自己沒有排放,這是大家的共識。而統計信息表明,截至2020年底,中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400萬輛,只占汽車總量的1.4%,如果中國的2億輛燃油車都替換為電動汽車,每年可以減少4億噸的石油,直接減少排放12億噸。目前一些專家認為,電動汽車要用電,而中國火力發電有排放,中國發展電動汽車,自然會加速中國火力發電排放強度,所以中國是不宜大規模發展電動汽車的結論。
 
筆者的觀點,中國是不宜大規模發展電動汽車的結論是不成立的。主要理由是:
 
一是電動汽車自己沒有排放,這是汽車工業必須轉型的必然選擇;
 
二是發展電動汽車與中國火力發電有排放之間沒有必然因果關系。火力發電必須清潔化,是發電企業的責任。實際情況,我國電力發電清潔化生產水平越來越高。
 
三是動力電池是汽車零部件,其生產過程中有排放。動力電池生產過程如何清潔化,是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實際情況,動力電池生產智能化、清潔化水平越來越高。
 
四是電動汽車大規模的發展,有助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動力電池不會成為一個新的環境問題,也不容許成為新的環境問題。實際情況上,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工作已經開展多年了,企業規模越來越大。
 
四、電驅動能替代內燃機驅動的地方,要積極推進
 
內燃機汽車燒的是一次能源(汽油、柴油、天然氣)。電是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轉換而來的。我們使用電,與直接使用一次能源(汽油、柴油、天然氣)相比,如果沒有優勢的話,就沒有必要把一次能源變成電了。
 
目前地面的動力驅動,基本上是電力驅動了。早就沒有人討論了。而汽車是高速移動的交通工具,其電驅動十分困難。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鋰離子電池,世界汽車的電動化才出現了曙光。中國發展電動汽車已經20年了,取得可喜成績。為什么,質疑的聲音卻不停呢?
 
1.電機驅動嚴重沖擊了內燃機產業和產品。中國電動汽車已經存量超過500萬輛,也就是說,市場上就少了500萬臺內燃機,接下來,每一年會超過200萬臺內燃機在市場上消失。
 
 
2.電機驅動嚴重沖擊變速箱產業和產品。同時多電機驅動嚴重沖擊了傳動軸產業和產品。每一都是200萬單位的產品在市場上的消失。
 
3.電機驅動嚴重沖擊高端品牌的內燃機乘用車。高端品牌乘用車目前純電動化暫時有困難,但是也必須混動化。
 
 
五、總結
 
中國電動汽車發展態勢兇猛是客觀事實,傳統整車汽車和零部件(含發動機、變速箱、傳動軸)企業,受到沖擊是越來越嚴重了。一些對傳統汽車及零部件有情懷的專家,對電動汽車的不足,可以列出很長的清單來,但是沒有用的,沖擊就是沖擊,必須面對。
 
傳統汽車廠家也不要太焦慮,目前電動汽車對燃油汽車的沖擊,15年內也是無法撼動燃油汽車主體地位的,對電動汽車沖擊,傳統汽車廠家要進行具體分析,積極應對,延遲燃油汽車生命的周期,也是許多的心愿。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