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造車”戰略似乎已經明確:不造車,而是成為主機。
5月18日,備受關注的美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發布會如期召開。正如外界猜測,發布會內容并不是宣布“造車”,而是攜旗下威靈汽車發布了一系列汽車零部件新品。

▲圖片來源:美的
此次發布會一共分三塊。分別是美的威靈汽車部件未來的機電戰略分布分享;美的威靈汽車部件的產品發布。比如電子助力轉向電機、電子水泵、電子油泵、電動壓縮機等等;以及三大產品線即電機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和輔助/自動駕駛系統宣布正式投產。
美的集團機電事業部總裁、威靈汽車部件總裁伏擁軍表示:“美的新能源車戰略是支持主機廠,成為如今主流主機廠的后盾,成為當下智能和綠色出行領域開發反應最快的供應商。”
由此,美的“造車”戰略已經明確:不再親自造車,而是成為主機廠的供應商。而且此次發布會的主角不是美的,而是旗下的威靈汽車。
美的似乎對2003年的那場跨界造車記憶猶新。當時美的曾在昆明和長沙建造全新制造基地,一度實現了萬臺客車整車和專用底盤制造能力,并計劃在3到5年,內成為國內領先的客車生產企業。可僅僅過了5年,在多重因素影響下美的造車失敗,長沙客車基地也賣給了比亞迪。
今天召開的這場發布會也變成了旗下的威靈汽車部件。
資料顯示,美的集團旗下的這家汽車部件的全稱是:廣東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經營范圍包含了汽車、摩托車(機動車)零部件、系統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技術服務及售后服務。
據伏擁軍介紹:“威靈汽車部件是美的‘十年孕育三年發展一朝呱呱落地’的結晶”,因此直到今年4月,威靈才正式亮相上海車展,并在今天正式發布相關新品以及三大產品線的投產。
由此可見,汽車部件才是美的如今布局造車產業的重中之重。美的方面表示,美的機電事業群即威靈電機,已經構建起家電、汽車、工控、3C四大領域產品矩陣。
據美的介紹,威靈汽車部件從2018年開始就在全球布局研發中心,國內有上海、安徽合肥、廣東順德三地,海外則是日本大阪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等。
目前,基礎技術研發團隊和汽車部件研發團隊有400余人,碩博占比超80%。其中包括曾參與國家千人計劃,并獲得2021年電力領域全球最高獎-尼古拉·
特斯拉獎,擁有與西門子、勞斯萊斯、豐田、日產等知名品牌合作經驗的英國皇家工程學院院士諸自強,以及參與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的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博士兼公司總經理陳金濤博士。

▲圖片來源:美的
據了解,截止2021年4月,美的威靈汽車部件研發團隊已累計獲得專利300多項。
而今天發布會的重頭戲,是正式投產的威靈汽車部件三大產品線,即電機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和輔助/自動駕駛系統。
事實上,這三大所謂的“新產品”也早在一個月前的上海車展上也已經展示過了。
目前,威靈的主打產品一共五種,都是以電機、電控和壓縮機為核心的汽車部件產品,分別是驅動電機、EPS電機、電動壓縮機、電子水泵和電子油泵。

據了解,此次美的威靈發布的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最大特點,其實也和電機有關,即直接與機械轉向器建立傳動關系的EPS電機,它能使轉向器更靈活,操控更輕便,實現隨車速動態變化,旨在解決市場上助力轉向操控車輛不靈敏、不精確,避免液壓系統故障帶來的安全風險等常見問題。
相對剛剛宣布加入造車大軍的創維創始人黃宏生,美的顯然對“造車”的理解更加深刻。“不造車”的選擇一方面,凸顯出美的對自身有著清晰的戰略思考和定位;另一方面,以給車企提供“零部件”方式參與“造車”,規避“造車”途中存在著的各種不確定同時,也可以深度參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