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有關微型純電動車申請上海新能源牌照受限的消息,在汽車圈里“炸開了鍋”。
4月27日,在我們發布的《配置全面升級 搶先體驗宏光MINIEV馬卡龍》文章下,就曾收到過這樣一則留言。

很慚愧,在此之前我們還不知道這則消息。
從這位熱心讀者的回復中不難看出,早在4月底,一些4S店便已經有了“風吹草動”。
一些媒體隨后的報道也顯示,上海某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從4月底開始,店內的一款微型電動車就不能申請上海的新能源牌照了,并且還更加確切地對“門檻”進行了更新:“五一”之后,10萬元以下,或車長在4.6米以內的新能源汽車都將受到影響。
10萬元以下,4.6米以內,如果這樣的新政真的將在上海落地,那么毫無疑問,微型車電動汽車或許真的就將告別上海灘了。
哪些車暫不能賣了?
按照實際上險量,我們對今年1-3月在上海出售的新能源汽車做了一個排序。從表格中可以看到,如果將10萬元、4.6米作為考核指標,那么在銷量前20名的車型之中,有這樣幾款屬于“違規產品”。不僅意料之中的宏光MINIEV位列其中,就連小鵬G3這樣的新勢力似乎也被卡在了門檻之外。

難道,這些車型真的都不能賣了嗎?
我們向其中的某些企業進行了核實,但卻很快得到了不同答案。
“我記得上海是不是還有一個售價的門檻,不止是車長?”小鵬方面首先給出了一顆定心丸,表示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會受到限制,所以小鵬G3目前依然可以正常出售。
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10萬元以下”和“4.6米以內”同時兼備,才是“上海牌照受限”的充分條件,那么以歐拉好貓為代表的車型便可“逃過一劫”。但在向上海經信委進一步的確認過程中,我們卻再次得到了不一樣的結果。
“長城歐拉全系車型、奇瑞小螞蟻和宏光MINIEV,暫時無法上滬牌。”上海市經信委工作人員表示,日后能否上牌還需要等政策正式出臺,但目前這些車型已經確實無法出售。
至于具體原因,對方只表示是“系統原因”。
除了這幾款車型之外,我們還聯系了位于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的哪吒汽車直營店,對方向我們確認哪吒V的銷售暫時受到了影響。“我們目前也只能收取一個意向金,保險起見,最好還是等政策真正出臺之后再過來買車吧。”
雖然有關新政的門檻和條件暫時都很模糊,但是可以確認的是,宏光MINIEV、哪吒V、歐拉全系車型、奇瑞小螞蟻等幾款車型,已經確實遭受影響。
誰“心有靈犀”?
對于這份“天降準則”,很多企業也都是一臉懵。上汽通用五菱、哪吒、歐拉方面均表示,目前還沒有官方回復,需要等待進一步消息。就連一位上海經信委內部的消息人士都表示,“我們也不清楚!這個事情是政府在決策,我們也是昨天在網上才看到的。”
但在這份打得多數企業措手不及的政策面前,似乎有人卻已經“未卜先知”。

將榮威Ei5 2020款和2021款低配版進行對比,不難發現,除了一些內在配置出現變化之外,改款車型還在尺寸上進行了微調,而最新版本的榮威Ei5車長剛好卡在了4.6米。如此一來,只要在這兩個限定條件下,無論是“和”還是“或”,榮威Ei5都將不再受限。
事實上,榮威與上海政策之間的“心有靈犀”已經不止這一次。在知乎上,某答友就來了一撥“回憶殺”。
2016年4月,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制訂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2016修訂)》正式發布。其中規定,對于滿足國家插混車技術要求的車型,如果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則可以獲得額外1.4萬元地方補貼:
1 發動機排量小于等于1.6L;
2 混合動力模式下百公里綜合油耗小于或等于5.9L;
3 油箱容積小于或等于40L。
在當時的市場上尋找一圈,只有榮威e550完美符合以上三個條件。2014款榮威e550,發動機為1.5L,工信部綜合油耗為2.3L/100km,最重要的是,油箱容積為31L,只最后這一個條件,就將當時油箱容積在50L的熱門車型秦,擋在了門外。
而這樣指向明確的標準,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很快,榮威e550便發來了捷報。

誰有話說?
拋開地緣的默契不談,對于這樣的限制,很多“涉事企業”紛紛哀聲載道。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是最“剛”的那個。第二天便以一張圖巧妙的“內涵”了一波。很顯然,雖然上海不是他們最主要的終端市場,但氣勢不能丟。

而與動作飛快的五菱相比,另一位企業的領導則“低調”了許多,只在微信群里吐槽了幾句。“不僅僅五菱受到影響,上海是全國唯一一個保留地方標準的城市。(政策)沒正式出臺也給你停掉上牌,一點緩沖期也沒有,好幾百臺的訂單沒法交付。”
另一位供應商大佬也在朋友圈里玩起了“陰陽師”。

抱怨終歸只是抱怨,在各種聲音背后,我想他們最終想討論的問題是: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到底是為了什么而定?
“電動車推廣的合理性不是基于環保嗎?所以鼓勵傾向于電動豪車是怎么回事?開著那么大的車只搭載一個人,這真的是環保嗎?作為上海人,我真的不理解這種做法。”借用這位網友所言,只有公平、公開的環境才能培育出更加健康的消費市場,新能源政策推出的初衷是為了推廣,切莫因為某些原因,變成了水面之下的“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