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3月以來,我國的磷酸鐵鋰產量與裝機量連續增長,不斷有新車換裝磷酸鐵鋰的消息傳出。進入2021年,這一趨勢仍在延續。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去年3月到現在,我國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在純電動汽車中的占比從6%持續上漲到32%,翻了5倍多;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從0.53GWh上升到6.89GWh,翻了13倍;工信部公告目錄中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新能源乘用車也從占比8%,增長到占比近半,翻了6倍。”
4月7日晚,比亞迪召開新車發布會,一口氣推出了4款新車:2021款唐EV、秦PLUS EV、宋PLUS EV及2021款e2四款純電車型,均搭載比亞迪自研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王傳福在發布會現場還重磅宣布,即日起,比亞迪旗下全系純電動車型,開始全面切換刀片電池,全面啟用針刺測試作為企業標準!
市場趨勢疊加技術家底 成就爆款車型
3月15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明確提出,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
在解決能源安全,兌現國家承諾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還能做些什么?王傳福在本次發布會上給出了比亞迪的答案:以新能源技術推動能源消費結構的變革,加快推進汽車電動化。
王傳福介紹,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用了10年時間實現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從0到1%。隨后,從1%提高到5%的水平,用了3年半。2020年下半年,僅半年時間,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5%快速提升到近9%,到了今年3月份,更是到了10%以上。對全球最大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這是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另據公安部統計,截至3月,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55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449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53%。一季度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46.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4.8萬輛,增長295.20%;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加21.6萬輛,增長86.76%。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量占汽車新注冊登記量的6.21%。
不難發現,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加速市場滲透,從政策主導向市場主導過渡,倒逼自主品牌從創新能力、產品安全、成本管控等多個維度走向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領軍者,自2008年正式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創新領域的實踐與探索有目共睹,現已具備完善的新能源三電系統供應鏈布局。特別是在電池領域,比亞迪更是擁有26年的研發經驗,具備100%自主研發和設計能力,刀片電池生產線及設備等關鍵零部件全部由比亞迪自主研發制造生產。
“我們一直堅持,核心工業裝備的研發和制造能力,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王傳福強調。
比亞迪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也顯示,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金額為85.56億元,同比增長1.6%;研發人員數量超35萬人,占比15.95%。2018和2019年比亞迪研發投入分別為85.36億元、84.21億元,連續三年超過了80億元。
而在價格方面,本次發布的四款新車中,2021款唐EV綜合補貼后價格為27.95萬元-31.48萬元,秦PLUSEV綜合補貼后價格為12.98萬元-16.68萬元,宋PLUSEV綜合補貼后價格為16.98萬元-18.68萬元,2021款e2綜合補貼后價格為9.98萬元-11.58萬元。10萬元一32萬元的價格區間,基本覆蓋了大多數消費者的購車預算范圍,順應了消費趨勢。
市場趨勢疊加技術家底,成就了比亞迪爆款車型。據王傳福介紹,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比亞迪高端新能源車型漢問世的第一年,除了受春節因素影響的2月份,連續4個月銷量破萬,打破了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難以突破高端化的格局。
“在過去的一年,中國有多達1127款車型在售。其中,僅僅只有43款車型,能月銷過萬;整體售價超過20萬元的高端轎車僅有8款。”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比亞迪漢所取得的成績,王傳福進一步解釋說,“中大型C級轎車中能拿到這個成績的,除了BBA,就是比亞迪漢。這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六十多年來,首次在中大型C級轎車市場連續月銷破萬。”
電池網了解到,2020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超15萬輛,漢支撐起了逾四分之一的銷量。今年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約5.34萬輛,同比去年增長148.03%。同時,比亞迪預計今年一季度凈利大增77.56%-166.34%,漢的熱銷也給其業績提供了有力支撐。
比亞迪方面預計,2021年,隨著電池產能的持續提升,漢車型的爆款效應還會延續。從第三季度開始,漢的月銷量有望保持在1萬輛以上。
純電動全系換裝刀片電池 加速電池外供
對于比亞迪漢的熱銷,在王傳福看來,是因為其解決了消費者最關心的安全痛點。“比亞迪漢有著新中式豪華設計,然而許多消費者最看重的仍是漢搭載刀片電池而帶來的安全感。安全,才是一輛電動車最大的豪華。”
據王傳福介紹,去年3月比亞迪創造性地推出了磷酸鐵鋰電池升級版刀片電池,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在行業嚴苛的針刺實驗中表現出了超高穩定性。
同時,本次發布會上,刀片電池還成功挑戰了極端強度測試—重卡承壓測試:讓46噸滿載重卡碾壓刀片電池包,刀片電池包依舊完好,并且無漏液、無變形、無冒煙現象。
另經實例分析,刀片電池制成的電池系統,在保持安全性、循環壽命、成本等優勢的同時,還可實現等同三元電池的整車續航。
因此,王傳福在發布會現場正式宣布:“從今天起,比亞迪旗下的純電動車型開始全面切換刀片電池!純電全系佩刀,安天下!從今天起,比亞迪旗下的純電動車型全面啟用針刺試驗,作為企業標準。”
“刀片電池發布后,幾乎每一個你能想到的汽車品牌,都在與弗迪電池洽談合作。”王傳福還表示,目前,刀片電池產能快速爬坡,品質穩定可靠,遠超預期,開始向全行業外供。未來大家將能見到刀片電池,陸續搭載在國內外各主流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上。
電池網發現,在電池外供與海外客戶開拓方面,目前刀片電池除了已向紅旗出貨以為,比亞迪其他刀片電池客戶均處于保密狀態,但業內不斷有利好消息傳出。
據東吳證券的研報,比亞迪電池已成功配套長安一款純電、金康兩款插電、北汽一款插電和多款專用車。
另據韓媒報道,比亞迪將從2022年開始,為北京現代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供應刀片電池。近期,業內還傳出消息,比亞迪也開始布局歐洲,籌建海外第一個電池工廠,加速向海外車企配套。
銷量持續提升,新產品落地加快的背后,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產能擴張也在發力。
在整車產能方面,比亞迪新能源車及傳統燃油車各類型共用產能,當前在廣東、陜西、湖南擁有累計80萬輛的整車產能,并且在江蘇常州規劃40萬輛產能。
在電池產能方面,預計今年年底,比亞迪電池月產能將可滿足8萬輛新能源車型的需求。其中,“刀片電池”首家量產工廠弗迪重慶工廠目前產能已達20GWh,很快還將新增15GWh,總產能將至35GWh;長沙20GWh刀片電池工廠、貴陽工廠10GWh刀片電池工廠將在今年逐步建成投產;今年年初,比亞迪還在安徽蚌埠開建了20Gwh刀片電池生產基地。
電池網還注意到,除了純電動全系換裝刀片電池之外,今年1月11日,比亞迪基于超級電混系統,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上個月剛剛上市的DM-i超級混動車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以及將于本月上市的唐DM-i都將搭載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
根據比亞迪的規劃,今年公司將推陳出新,通過刀片電池和DM-i超級混動的技術創新,加速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平價時代的到來,推動汽車業務全面電動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