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4日,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200億件;媒體稱,順豐上線“烽火臺”,入局社區團購;十薈團完成7.5億美元D輪融資,在城市快遞物流、社區團購等需求推動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不斷升溫。
政策頻出為新能源物流車添了一把”火”
在藍天保衛戰的持續推進與國家能源安全保護的需求下,國家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特別是,近些年純電動物流車在城市配送領域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緩解了不少城市污染。因此愈來愈受到政府部門的青睞。
從國家政策來看,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這無疑給2021年純電動物流車在城配領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再者,今年2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在城配市場必須優先使用新能源物流車,為城配領域純電動物流車的發展保駕護航。
從地方政策來看,深圳,在公共領域至2025年,新能源物流車數量要達到11.3萬輛,新能源環衛、泥頭車達到0.8萬輛,新能源公務(含警車)、國企用車達到0.5萬輛;在天津載貨汽車限行政策中,新能源貨車不限行;其他城市的地方政策也不斷釋放出針對新能源物流車的信號。
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兩把手的助推下,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快遞物流、社區團購需求持續擴大
近些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持續發展,國內經濟持續向好,居民生活和消費水平逐步提高,疊加移動互聯網技術進步,國內消費市場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農村市場也掀起購物潮流,快遞市場獲得了新的規模擴張。
2016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總額為26.3萬億元,2020年市場交易總額上升至43.9萬億元,預計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總額仍有較大增長潛力,快遞物流行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防控形勢的不斷向好、復工復產的有序開展,2021年快遞業務量持續增加。國家郵政局發布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200億件,接近2015年全年水平,日均業務量超過2.4億件,日均服務用戶接近5億人次,僅83天便達到了200億件,比2020年提前了45天。國家郵政局預計,2021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950億件。
與此同時,2020年受疫情影響,依附互聯網科技發展的社區團購再次興起,且不斷有巨頭涌入。除了之前的老玩家,美團、拼多多、滴滴、阿里、京東甚至最近的順豐也入局社區團購。
他們雖然在某些方面不一樣,但是在供應鏈上的運營模式基本相同。社區團購供應鏈主要的運營模式是由供應商將商品送至中心倉,在中心倉直接將商品分揀到各個團點,用城配車型配送到各團點,由團長通知各消費者上門自提。
或者,在中心倉進行初步分揀粗分到網格倉,再將各個網格倉覆蓋區域內團點的商品拉到網格倉進行二次分揀細至團點,最后由團點通知各居民消費者自提。
在供應商到中心倉、中心倉到團點、網格倉到團點的短途運輸中,新能源物流車有著路權、油電差等優勢,適合在對城區環境要求高的地區使用。
艾媒咨詢此前的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720億元,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而這塊巨大的蛋糕,大佬們是不會放棄的。
2021年新能源物流車銷量有望達到10萬輛
國內快遞物流市場的持續向好、疊加火熱的社區團購消費模式,促使我國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穩步上升。業內人士預測,2021年新能源物流車銷量能達到8-9萬輛的規模,樂觀點估計能達到10萬輛。
對于城市快遞行業而言,城區之間交通運輸狀況相對穩定,且主要以短途運輸為主,加之出車頻繁,能夠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強有力地促進了新能源物流車在城市快遞行業的應用。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快遞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國郵智庫專家楊世忠表示,新能源物流車與快遞業的結合一定有一個非常可觀的前景。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前2月,新能源汽車共銷售28.9萬輛,同比增長584.7%。其中,純電動商用車銷售1.1萬輛,同比增長144.5%,而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純電動物流車市場的不斷擴寬。
電車資源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2月,新能源物流車的銷量為5324輛。1月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為3297輛,同比增長19.4%;2月,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為2027輛,同比上升372%。
2020年因受疫情和補貼退坡影響,新能源物流車僅銷售5.8萬輛,而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城市快遞物流的迅速升溫,新能源物流車應用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同時,在互聯網滲透率極低、各界大佬加入的社區團購中,供應鏈效率將成為勝出的關鍵,因此新能源物流車將成為各大玩家關注的重點。
總結:2021年電動物流車是機遇大于挑戰的。無論是從政策還是從需求來看,新能源物流車都將會迎來黃金期,產銷量有大漲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