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從瀕臨破產到市值全球第三,過去一年的蔚來經歷了浴火重生,那么從不被眾人看好的增程式,到引領市場潮流,2020年的理想可謂是一匹黑馬,僅以理想one這一款車型,創造著造車新勢力,乃至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奇跡。
先從數據來看,過去這一年理想ONE有多能打:從2019年12月4日正式開始交付,在不到7個月的時間內,這款車便突破了1萬輛的交付,8個月之后,在不到15個月的時間內,又突破了4萬輛的交付量,創下造車新勢力的最快速度。而截至上個月,理想ONE共交付新車38003輛,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更是創造了月銷過5000輛的成績。
從這幾組數據不難看出,單一車型,售價32.8萬元,不分高低配,憑借著這樣的“外在條件”,理想ONE還能連續實現月交付5000輛以上,不僅其他新能源SUV難以企及,哪怕是同級別燃油車也未必能達到這一高度。
那么,面對這樣一份數據,我們十分好奇,理想ONE究竟為什么能賣的這么好?
雖然有關這個問題,我們在產業群內暫時還沒有得到過多的有效答案,但我們還是想將目前收到的較為優質的觀點分享出來,以供大家交流。
向日葵:
從上海來說,我猜是:購車人既不用費力、費錢,氣辛苦巴拉的拍牌照,又可以有條件的當成油+電混動車開,要是沒條件充電就當油車開,還省下了拍牌的費用至少1O萬+,這10萬+就是加油開10年內很多人都不需要這么多油錢。而且上海的新能源車,基本提車后一個月內完成上牌開上路,如果拍牌真不知猴年馬月能開車上路呢。
但是上海從2023年開始混動、增程全不給牌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群友:
理想賣得好的根本原因如下:
1.新能源戰略可以分三類,①放棄插混,直接布局純電;②插混和純電都要;③直接布局插混,未來再布局純電。
理想是第三種戰略,這個戰略的優勢就是“贏得當下”。劣勢就是“沒有一步到位,未來轉型純電需要高昂成本”,但是在PPT造車林立的當下,先活下來已經是條不錯的路線。“因此,總結第①點,戰略上先上車,好過等湊夠首付再買房”。
2.理想本質上就是插混,說破天,也還是插混,而且是一般的插混,幾乎具備一切插混的弱點。
但是,理想跟大多數插混不同的是,“他是電改油,不是油改電”。電改油的前提是,首先認為是一臺純電車,油是彌補電續航的不足。而油改電,則是“假的新能源”,油改電的車,相當于是燃油車,設計思路也更像燃油車。
綜上兩點總結,①理想是先立足當下,發展插混,解決“短期問題”,先活下去;②同時,在設計上是“電改油思路”,讓消費者從第一感知上認為是純電。
在客戶眼中,也許是個折中的產品;在專家眼里,可能是個矛盾的產品;在李想自己眼里,是解決用戶痛點的產品。
但在我眼里,理想就是“階段性存在的,看起來美好的產品”,預計如果一直沒有純電產品的話,將會是“高開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