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汽車(600686)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金龍汽車實現營業收入5.71億元,同比下滑21.9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8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0.53億元下滑513.91%,凈利潤由盈轉虧。這也是金龍汽車近5年來首度半年業績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金龍汽車主營業務為客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旗下擁有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金龍聯合公司、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金龍旅行車公司(三者在業內俗稱“三龍”)、金龍車身公司等主要子公司。上半年,除了金龍車身公司之外,主營客車整車生產和銷售的“三龍”皆出現業績虧損。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33億元,凈利潤-6545.41萬元(不含對蘇州金龍的投資收益);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78億元,凈利潤 -1.01億元;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27億元,凈利潤-1.35億元;廈門金龍汽車車身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4億元,凈利潤123.45萬元。
對于業績的下滑,在財報中金龍汽車表示,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導致需求下滑。事實上,這也是今年上半年客車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大客)共銷售18.04萬輛,同比下降11.0%,其中,國內市場同比下降9.0%,出口市場同比下降22.4%。
報告期內,金龍汽車共銷售各型客車19909輛,同比減少23.65%,其中大型客車銷售4845輛,同比減少39.09%;中型客車銷售2501輛,同比減少31.10%;輕型客車銷售12563輛,同比減少13.31%。但在出口方面,金龍上半年出口客車9397輛,保持行業第一的地位。
針對疫情中訂單不足、資金壓力加大等困難,金龍汽車在財報中表示,上半年公司上下樹立了過“緊日子”的思想,全員降本、全員營銷,共同應對疫情影響。反饋在財務數據上,今年上半年金龍汽車管理費用為1.8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12億元同比減少13.55%,而該費用主要為職工薪酬。而在營業成本上,報告期內金龍汽車的營業成本為5.17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減少19.84%。
雖然上半年面臨壓力,但金龍汽車在研發投入方面不降反增。報告期內,金龍汽車研發費用為2.9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46億元同比增加21.43%。在財報中,金龍汽車公布了報告期內的多項研發成果,包括新產品開發、新技術發展。
例如,在新能源方面,報告期內,金龍汽車進一步深化自動整車控制器VCU的控制策略,完成了基于自主 VCU 的燃料電池樣車的研發與調試,完成了純電動定速巡航功能、遠程鎖車、遠程誘導功能的開發。
近年來,新能源客車行業隨著比亞迪、南京金龍、中車電動等“新勢力”的加入,傳統客車行業銷量格局發生改變,而金龍汽車在新能源方面的銷量并不靠前,市占率也偏低。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2020年1-6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排行前五名分別為宇通客車(4041輛)、比亞迪客車(2881輛)、中通客車(2028輛)、福田歐輝(1690輛)、中車電動(1319輛),這五家企業市占率超過60%。而海格客車(蘇州金龍旗下品牌)、金龍客車和金旅客車1-6月份銷量分別為1057輛、756輛、673輛,分別排名第七、第九和第十,總市占率12.82%,仍不敵宇通客車的20.85%和比亞迪客車的14.87%。
自動駕駛方面,廈門金龍從2018年起與百度Apollo(參數丨圖片)共同推出全球第一款搭載Level 4自動駕駛技術的量產型巴士車“阿波龍”,邁出客車行業自動駕駛量產車的第一步。今年7月31日,金龍客車在廈門開啟一場“自動駕駛1+N系列產品”云上發布會,重磅發布了AICO自動駕駛線控底盤、GOVO自動駕駛消殺車、HAPO智慧校園巴士等自動駕駛產品,持續在自動駕駛方面探索新的產品生態圈和產品運營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金龍汽車在財報中重點提到,將全面深化“三龍”協同,打造供應鏈管理平臺、市場營銷平臺、技術創新平臺、資金管理平臺、品質管控平臺、人力資源管理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等七大統一平臺升級版,強化內部協同,進一步提高經營質量。目前,“三龍”各自擁有獨立品牌,同時研發生產銷售也較為分散,這一定程度成為金龍汽車做大做強的制約因素。
面對未來,金龍汽車表示,將加強對市場需求的研究和分析,并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著重加大盈利能力強的新產品研發和推廣。對于海外市場,金龍汽車則表示將加強對海外市場和客戶的風險評估,提高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比例,約定匯率風險承擔責任。